文/錢志亮
孩子成長過程中,經常會有犯錯、行為不當?shù)臅r候,這是很正常的,只要家長及時幫助他們認識到錯誤,改正不良行為,孩子就能夠從中收獲經驗,繼續(xù)前行。
可是實際做起來卻沒這么簡單,幾乎所有家長都會面對這樣一個難題:教孩子很多遍,他依然不改,明知故犯,不知道要拿孩子怎么辦才好!
比如:1歲多的孩子,告訴他吃飯不能用手抓,可每次吃飯時,還是不用勺子筷子,直接上手;
跟孩子定好規(guī)矩,玩完玩具要整理,孩子還是不會主動收拾,非得等大人發(fā)火才收;
孩子為什么會屢教不改?有3個常見原因,值得家長注意:
一、溝通問題:發(fā)泄情緒、否定批評,不利于孩子改正
教了很多遍,孩子依然不改,不少家長是在溝通上栽了跟頭??吹胶⒆映霈F(xiàn)不當?shù)男袨椋议L忍不住著急上火,沖孩子吼,或是批評孩子。比
如孩子吃完冰激凌,用袖子把嘴一擦,家長見狀,馬上制止孩子:“哎哎哎,往哪兒擦呢!臟不臟啊!怎么這么不愛干凈!”
家長總覺得提高音量大聲說話,或者把孩子批評一頓,更有利于孩子長記性、改掉壞習慣,事實卻恰恰相反。
當家長情緒激動地和孩子溝通,孩子的注意力都被情緒吸引,不能很好地聽進去家長講話的內容。
此外,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孩子從 5 歲開始,就會考慮到別人如何看待他們,并建立自己的形象和尊嚴。
家長上來就批評、數(shù)落他,孩子會感到憤怒,產生抵觸心理,拒絕和家長溝通。次數(shù)多了,孩子的自尊心也會受到傷害,從而產生“破罐子破摔”的消極心理。因此,家長學會正向引導,心平氣和地和孩子溝通很重要。
首要原則是“對事不對人”,指出孩子行為的問題,但不攻擊孩子人格,貼負面標簽。
比如:“把臟東西擦在衣服上是不文明的行為,我們要做愛干凈、講衛(wèi)生的小朋友,對不對?”
其次,告訴孩子應該怎么做,做出具體示范(有時需要重復幾次孩子才能熟練掌握)。
拿出抽紙,告訴孩子,“以后哪里臟了,就抽出一張紙來擦,像這樣。”
有時,年齡小的孩子,知道自己做得不對,卻對正確的做法感到迷茫。所以家長做出明確的示范,讓孩子明白應該怎么做,更有利于孩子改正。
另外,當孩子某一次主動做出正確行為的時候,家長及時肯定孩子,會強化孩子的認識,慢慢地形成好習慣。
“嗯,你學會用紙擦臟東西了,真是個講衛(wèi)生的好孩子!”
總結一下,家長和孩子溝通時,要盡量避免發(fā)泄情緒、批評否定孩子,正面、積極的引導和鼓勵,保護孩子的自尊心,才能促進孩子發(fā)自內心地做出好的改變。
二、環(huán)境問題:缺少規(guī)則清晰、有利于好行為產生的環(huán)境
古語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環(huán)境對于孩子行為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
在學校環(huán)境中,規(guī)則往往具體而明確,因此,孩子在學校里,通常可以按照規(guī)則來做事,表現(xiàn)良好。
到了家庭環(huán)境中,如果沒有清晰明確的規(guī)則,就不容易幫助孩子改正不良行為,養(yǎng)成好習慣。家長反映:“孩子在幼兒園表現(xiàn)挺好,和小朋友做游戲很開心,可是到了家里,就愛抱著平板不放,怎么說都不聽,很擔心孩子的眼睛。孩子在學校知道幫老師收拾教玩具,可在家里,自己把玩具玩得滿地都是,卻不知道收。”
可以看出,家庭里,在一些重要事情上設置清晰可執(zhí)行的規(guī)則,是必不可少的,比家長總是嘮叨、和孩子討價還價效果好得多。
比如:列一張規(guī)律生活的作息表,幾點起床、吃飯、睡覺、閱讀、體育鍛煉,全家人共同遵守,形成習慣,孩子拖延、磨蹭等行為就會少很多。
孩子愛玩平板,和孩子商量著制定好規(guī)則,每周只能玩半個小時,自己可以選擇哪一天玩,家長嚴格執(zhí)行、不隨便妥協(xié),孩子就會慢慢“戒掉”平板。
有些家長,告訴孩子要收拾玩具,孩子不收的時候,自己就去幫他收,這就是沒有堅定地執(zhí)行規(guī)則,規(guī)則對孩子失去效力。
所以,制定好規(guī)則,家長的態(tài)度也要堅定,輕易不可更改,當孩子不遵守規(guī)則,就要承擔相應的后果。
此外,家長以身作則,為孩子營造有利于良好行為的家庭環(huán)境也很重要。要孩子少玩手機,自己平時卻經常玩手機、刷短視頻、追劇,顯然也是在增加手機對孩子的吸引力,對孩子做出改變是一種阻礙。
要孩子用完東西放回原處,但家里平時物品擺放亂糟糟的,沒有條理,自然也不利于孩子好習慣的養(yǎng)成。
因此,家長不要只埋怨孩子屢教不改,也要懂得反思孩子所處的環(huán)境,環(huán)境改善了,孩子的行為會隨之往好的方向發(fā)展。
三、動機問題:沒有看到孩子行為背后的真實需求
多年前,一位老師曾跟我講過班上一個學生的故事:他帶的班級是四年級,原本乖巧、成績優(yōu)秀的一個男孩,突然像變了一個人,上課不認真聽講、拉著同學講話,作業(yè)不好好寫,還動不動和其他調皮的男孩打架。他找過好幾次男孩家長,家長也承諾會好好和孩子溝通,可是男孩一點變好的跡象都沒有。
有一次,他找男孩聊天,語重心長地表達對男孩的期待,希望他將將來能進入最好的初中。男孩這才忍不住哭著告訴老師:“如果我總是惹事、闖禍,爸爸媽媽就會多管管我。”
真相著實令人心酸,他終于明白了男孩內心的真實想法和訴求,看似惹人討厭的行為背后,藏著的是一顆脆弱、恐懼的心。
現(xiàn)實中,孩子那些明知故犯、屢教不改的行為,往往是多種因素導致的“果”,家長只有探尋到“因”,從源頭上解決了問題,孩子才能真正做出改變。
如果家長不能看到孩子行為背后的真實需求,只從表面行為上來管教孩子,結果往往會越來越糟糕。
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教育家魯?shù)婪虻吕卓怂乖磸蛷娬{一句話:
“一個行為不當?shù)暮⒆樱且粋€喪失信心的孩子”。這種信心的喪失來自其失望的信念,以及沒有歸屬感和自我價值感。
他發(fā)現(xiàn),當孩子們喪失信心時,他們會為自己選擇四個不恰當或者錯誤的目的,進而表現(xiàn)為某些不良行為,它們分別是:
(1)尋求關注。錯誤觀念:只有得到你的關注,我才有歸屬感。
(2)尋求權力。錯誤觀念:只有當我能說了算,我才有歸屬感。
(3)報復行為。錯誤觀念:我得不到歸屬,所以我要讓你受到傷害。
(4)自暴自棄。錯誤觀念:我得不到歸屬,所以我放棄。
舉個例子,有的家長對孩子管束很嚴,常常命令、控制孩子,孩子只能聽安排做事。
這種情況下,孩子為了尋求“自己做主”的權利,容易出現(xiàn)磨蹭拖延、故意忘事等行為,以此表達對父母的不滿和反抗。
因此,家長不要只看到孩子的行為,責怪孩子的不對,也要懂得審視自己,反思教育方式,分析出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和孩子好好溝通,看到孩子的感受,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
比如:不要總是命令孩子做事,給孩子適當?shù)淖晕夜芾淼淖杂?,當孩子可以自己決定一些事情,價值感和歸屬感得到滿足,行為便會朝著好的方向轉變。
點擊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