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孩子不論怎么看都討人喜歡,他們不需要家長操什么心。
在一群孩子中總是最出眾,最獨立自信的。他們就是家長眼中“別人家的孩子”。
其他家長湊過去問他的父母,父母的回答看起來并沒有運用什么特別的教育方式,孩子似乎是自己就長成了參天大樹。
估計所有家長都希望自家孩子能受到命運之神垂青,成為這樣可遇不可求的孩子。
但實際孩子天資過人是一件小概率的事件,更多時候孩子的成長是與家長的付出緊密相關(guān)的。
那家長付出的越多對孩子越好,是這樣嗎?
并非如此,因為努力的方式很重要。
家庭教育中,家長越“無為”,孩子越“有為”。
在家中,家長不給孩子喂飯,讓他自己吃飯,孩子出現(xiàn)的獨立進食的行為就是“有為”。
孩子不愿意喝水,家長也不要逼著孩子喝水,等孩子口渴了,想要喝水,自己端起水杯喝水,這就是“有為”。
即使是在班級中,老師越“無為”,孩子越“有為”,如果老師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孩子還能做什么呢?
當(dāng)然了,這些道理聽起來都很簡單。如果懂得道理就能解決問題,這個世界上的大多數(shù)問題也就不是問題了。
如果以“無為”的方式去育兒,給孩子機會自己去做事情,他們自然就“有為”了。
但“無為”并沒有說的那么簡單,“無為”也是有技術(shù)含量的。
可能在家長看來,如果在幼兒園中老師表現(xiàn)出“無為”,那不就是什么事情都不做,那要老師有什么用呢?
那是家長沒有看見“無為”背后的“有為”。
作為家長,我們不能只看見“無為”行為,卻看不見“無為”行為背后,成人是怎樣設(shè)置了一個對孩子來說恰到好處的環(huán)境,是怎樣根據(jù)不同孩子的情況給他們不同的工作示范。
這種“無為”的行為,遠比直接包辦孩子的“有為”,難一萬倍。
同樣,在家庭生活中,你看到的是一個媽媽讓孩子自己吃飯,孩子把食物撒得滿地都是的“無為”。
你沒有看到的是,這個媽媽為孩子進行了很多的抓握訓(xùn)練,來幫助他精細動作的發(fā)展。
你沒有看到的是,為了讓孩子對吃飯更有興趣,她嘗試不同的菜譜,花了很多時間在菜式的創(chuàng)新上。
面對媽媽這樣的“無為”,比給孩子看動畫片要“有為”一萬倍。
再比如,你看見一個媽媽看見自己的孩子在穿扣紐扣的外套,一直扣不上紐扣,媽媽卻在一邊冷眼旁觀的“無為”。
但是你卻沒有看見這個媽媽多次遏制住自己內(nèi)心的沖動,提醒自己,“不要插手,不要說話,再等一會,給她一些時間”。
這樣“無為”的行為比起抱怨孩子“我教你那么多遍,你怎么就是記不住呢?”然后自己動手把孩子衣服紐扣,扣上,比起這樣“有為”更為艱難。
其實家長“無為”的行為遠比“有為”需要付出的努力更多。這種“有為”的“無為”,才是我們對孩子最大的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