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話結巴怎么辦
時間:2020-06-10
來源:Yojo幼兒園聯(lián)盟
作者:王方
點擊:次
兒子4歲了,現(xiàn)在上中班。開學的時候園里把他們班拆散,兒子和另外2個平時不太熟悉的小朋友一起分到了新班。開學后一個多月來,兒子說話變得結巴,說了第一個字之后就拖長音,后邊的話半天說不出來。兒子2歲8個月左右也曾結巴過一段時間,我們以為孩子小,掌握的詞匯少,所以說不出來。但現(xiàn)在這樣是怎么了?我告訴他可以把句子大致(按照主謂賓結構)分成幾部分來說,這樣做對嗎?
一位著急的爸爸
說話結巴是很多孩子在發(fā)展過程中會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美國口吃研究基金會曾經(jīng)作過一項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有25%的學前兒童都在不同階段出現(xiàn)過口吃現(xiàn)象。然而經(jīng)過長期追蹤調查,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孩子在自然成長過程中借助輕微的外界輔助能夠得以恢復,其中只有5%可能會演變成真正長期性的語言障礙。所以家長不用太擔心,2歲多孩子出現(xiàn)的說話結巴會隨著年齡的增長、發(fā)育的成熟自然好轉。案例中的孩子在換班之后再次出現(xiàn)的說話結巴,只要家長處理得當,也會得到矯正。
結巴的原因
造成孩子說話結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語言與思維發(fā)展不同步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是人們在生產(chǎn)生活中為了交流想法、傳遞信息而產(chǎn)生的。對孩子來說,語言的獲得有一個適宜的年齡階段,稱為關鍵期。有研究認為,兒童語言獲得的童心物語關鍵期一般為1~12歲,其中1~4歲最為關鍵。兒童是在生活中通過模仿來學習和掌握語音、詞匯、句子的,需要經(jīng)歷一個從無到有、從不理解到部分理解再到完全理解,以及積少成多、逐步完善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出現(xiàn)理解錯誤、表達錯誤等現(xiàn)象都是正常的,這是由他們的年齡特點決定的。
2歲半后以后,孩子已經(jīng)基本掌握語言系統(tǒng)和基本語法規(guī)則,每天接觸很多新詞,但難于熟練地把這些詞語組織成有條理的句子清楚地說出來。所以他們的口頭表達速度落后于思維速度,于是就有可能出現(xiàn)說話不連貫,猶豫不決或者重復發(fā)一個或幾個音的結巴現(xiàn)象。一般隨著年齡的增長,口語能力的提高,結巴現(xiàn)象會逐漸消失。案例中孩子的第一次結巴,很可能就是這種情況。
2.模仿他人
模仿是兒童最初學習語言的重要途徑,學習語音、掌握詞語和句子都主要依靠模仿,并在此基礎上產(chǎn)生理解與創(chuàng)造。孩子天性好奇,喜歡模仿新鮮的東西。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或在電視、電影中有人說話結巴時,孩子在強烈好奇心和模仿興趣的驅使下,便會嘗試模仿,如果家長沒有及時有效制止,時間長了,孩子說話就會結巴。
3.不恰當?shù)膹娀?/span>
強化是兒童學習語言的又一途徑。建構主義者認為,兒童的語言知識是在與環(huán)境的互動中構建而獲得的,兒童所處的社會和情感環(huán)境,對于他們一開始學習語言的質量和數(shù)量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成人對兒童表現(xiàn)出的喜愛或厭惡,都足以影響兒童說話的意愿。孩子說完后如果得到肯定或表揚就是受到正強化,他會心情舒暢,加強信心。反之,如果總是被批評或嘲弄,就會造成情緒干擾,失去進一步學習語言的積極性。
孩子說話結巴,有些成人覺得好玩,就逗引孩子來取樂,甚至學孩子結巴的樣子,讓孩子羞愧,結果孩子越急越結巴。有的家長則不斷地糾正甚至呵斥孩子,或者表現(xiàn)出對孩子結巴的過分焦慮擔心,結果使孩子形成條件反射,每次說話都要承受各種心理負擔,以致腦部活動過于劇烈,使正在發(fā)育的語言中樞處于混亂狀態(tài),結果只會更加結巴。
4.感情上受到某種障礙或震動
情緒的動機作用在兒童身上表現(xiàn)得特別明顯,愉快的情緒會讓兒童有主動學習的愿望,有積極生活的態(tài)度;相反,不愉快的情緒會導致各種消極行為。比如,父母離異、親人去世,甚至父母吵架太兇或者搬家、入園、換了班級和老師等造成的強烈情緒刺激,都會讓孩子一時語言表達不流利。
案例中孩子的第二次結巴出現(xiàn)在換班之后,很可能是因為離開了熟悉的環(huán)境,心理安全感缺失了,情緒緊張或受到不良刺激造成的。
還有研究表明,強迫左利手改為右利手、家族遺傳、病理性傷害等都會造成孩子說話結巴。如果孩子講話時伴隨面部肌肉緊張,出現(xiàn)如眨眼、點頭、面部歪扭或不協(xié)調,多次重復部分詞語,大量地出現(xiàn)不規(guī)則的斷句、無意義音節(jié)和不恰當?shù)恼Z氣詞,甚至由于極度緊張或焦慮引起生理反應,比如叫喊、痛哭、呼吸急促,完全拒絕語言或眼神交流等現(xiàn)象時,必須尋求專業(yè)醫(yī)生的幫助。
如何矯正結巴
對于絕大多數(shù)孩子來說,“說話結巴”是成長過程中的正?,F(xiàn)象,怎樣應對合適呢?以下建議供參考。
1.認真分析孩子結巴的原因。
如果孩子結巴是模仿習得,要告訴他結巴是不能學的,但不可訓斥責罰??梢愿嗟夭捎梅e極強化,當孩子說話流暢時多表揚。比如,“剛才你說得真清楚、連貫!”
如果是情緒原因造成的,家長可以通過孩子的言語或者行為來分析具體原因。比如案例中的孩子可能會說想以前的老師、不喜歡現(xiàn)在的老師等等,或者在小區(qū)里和小朋友玩時
并不結巴,那么就可以判斷孩子的結巴是換班造成的,家長最好把孩子結巴的事和老師溝通一下,請老師給予幫助,用接納和鼓勵來幫助孩子重新建立安全感。
如果沒有外界環(huán)境因素影響,那么孩子的結巴可能就是語言或發(fā)音器官跟不上思維的發(fā)展造成的,家長要淡然處之,耐心等待??梢詫⒆舆@樣說:“不著急,慢慢說,爸爸(媽媽)聽著呢。”
2.家長不緊張,不刻意糾正、提醒。
無論何種原因造成的結巴,都需要成人用耐心的傾聽,真誠的贊賞、鼓勵和微笑等,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的語言環(huán)境。孩子結巴時家長和老師不要著急地打斷他們,或者提醒他“跟我這樣說”“不要這樣說”“慢一點”“別急”等等,這些話語反而會使孩子更加緊張,說話更加不流利。成人要認真和耐心地傾聽孩子說話,不要隨意打斷他們。
案例中的爸爸讓孩子把句子按照主謂賓分成幾部分來說,是在用小學高年級學習書面語的方法來要求孩子,只會讓孩子思維更加混亂、心里更著急而加重結巴。
3.給孩子提供正確的言語示范。
語言學習,尤其口語是在日?;又泻⒆油ㄟ^模仿習得并內化而成的。成人只要和孩子說話時心平氣和、口齒清楚、節(jié)奏平穩(wěn),營造出一種良好的語言學習氛圍,孩子就會效仿成人的講話方式,逐漸建立起良好的講話習慣。比如,孩子說:“我……我……我……餓了。”你可以這樣說:“你是想說你餓了,想吃東西,對嗎?”一來表示理解了孩子的意思,二來給孩子正確的示范。
4.開展輕松愉快的語言訓練。
很多容易結巴的孩子在唱歌、念有節(jié)奏的兒歌或者游戲時并不結巴,所以我們可以采用唱歌朗讀法、節(jié)奏訓練法、角色扮演法等進行語言訓練。比如,家長、老師可以有意識地和孩子吟唱兒歌、有感情地講故事,幫助孩子掌握語言的節(jié)奏,然后引導孩子以說唱兒歌、講述故事的節(jié)奏來說話,一點點地過渡;面對孩子容易結巴的語句,成人可用打一拍、孩子說一個字的方式,引導孩子一個字一個字慢慢說。
此外,角色扮演的方法也可以嘗試。讓孩子扮演故事中的某一角色,他會感到不是自己在說話,而是“角色”在說話,他可能會“忘了”自己的結巴而流利表達,然后再遷移到日常用語中來,結巴的情況就會得到好轉。
5.幫助孩子重建自信。
說話容易結巴的孩子常常因怕被人笑話而不敢在眾人面前講話,比較自卑,這就需要家園合作來樹立孩子的自信。首先,不要當著其他家長與小朋友的面糾正、批評孩子,這樣做會使孩子感到難堪。其次,平時成人要注意豐富孩子對周圍人、事、物的經(jīng)驗,引導孩子多看、多聽、多說,豐富孩子的詞匯量,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最后,多給孩子提供機會,多帶孩子參加各種活動,引導孩子自信地與他人交往,當孩子說話流利時要及時表揚。在幼兒園里,老師可以適當關注孩子,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及時表揚,或者請孩子做老師的小幫手,來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和歸屬感。
所以家長不用太擔心,2歲多孩子出現(xiàn)的說話結巴會隨著年齡的增長、發(fā)育的成熟自然好轉。案例中的孩子在換班之后再次出現(xiàn)的說話結巴,只要家長處理得當,也會得到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