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整合教學的六大方法
時間:2020-05-29
來源:Yojo幼兒園聯(lián)盟
作者:王方
點擊:次
幼兒藝術教育不宜分化,而宜以綜合的形式進行,這已有共識。幼兒園藝術教育活動豐富多彩,涵蓋美術、音樂、舞蹈、文學等多個門類。不同門類的藝術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如:起伏的旋律恰似舞蹈動作的流動,給人以線條感;重疊復合的和聲猶如錯落有致的舞蹈動作、交織的線條、排列的色塊,同具結構感和立體感;音樂的曲式結構與舞蹈的結構、畫面的布局具有相似性;節(jié)奏要素使音樂、舞蹈、建筑、文學渾然一體,所以人們常說建筑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筑,文學具有音樂性,音樂是舞蹈的靈魂,等等;強烈的造型感又使舞蹈、雕塑、繪畫息息相通,舞蹈是活的繪畫、動的雕塑;情感和表現(xiàn)性更是所有藝術的共性……而不同門類的藝術間的相異性又產生了天然的互補性。如:音樂是舞蹈的聲音,舞蹈是音樂的形體,一個有形而無聲,一個有聲而無形;雕塑、繪畫是靜態(tài)的造型,舞蹈是動態(tài)的造型;音樂、舞蹈稍縱即逝,繪畫、雕塑卻能將瞬間定格……正是藝術間的種種關聯(lián)性,為幼兒藝術教育整合提供了充分的理論依據(jù)和可行性,使藝術活動變得豐富多彩,也使幼兒的藝術思維在活動中得到遷移和整合,從而實現(xiàn)藝術教育的多元目標。
每門藝術都有自己特定的表現(xiàn)要素,可以用獨有的藝術語言反映幼兒的生活和思想情感。因此,如何將不同的藝術有機整合起來進行教育是值得探討的問題。在實踐中,我們嘗試運用以下幾種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主題活動法
主題活動法是幼兒園常用的藝術教育整合方法。它是指圍繞主題充分開展各種藝術活動,以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各種藝術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主題活動的內容要有內在的聯(lián)系,可從不同角度切入,按活動線索將相關內容有機整合起來。
1.以幼兒的生活為切入點
藝術來源于生活,從幼兒的生活中尋找藝術活動的主題既簡便快捷,又貼近幼兒,幼兒已有的經驗和興趣可為藝術活動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如對生長在杭州的孩子來說,西湖是他們最熟悉的,美麗的風景、眾多的名勝古跡和游樂場所深深地吸引著他們。迷人的西湖處處彰顯著藝術的魅力,由此我們?yōu)橹邪嘤變涸O計了以“美麗的西湖”為主題的系列藝術活動,由攝影、繪畫、建筑、文學四種活動組成。攝影——拍攝西湖風景照并展覽、交流,以學習簡單的攝影方法,體驗攝影的樂趣,這個活動一般要求家長配合;繪畫——出心中的西湖,以幼兒的意愿為主,適當指導船、橋、塔等的畫法,幫助幼兒學習粗淺的有關線條、色彩及造型的知識和技巧;大型建筑活動——就地取材,運用各類結構玩具、廢舊材料、紙張甚至泥沙、枯樹枝等,通過拼搭、制作、泥塑、剪紙等多種活動,讓孩子構筑出眼中的西湖,從中學習分工與合作、交流與商榷,并滲透形體、節(jié)奏、色彩等有關建筑方面的粗淺知識;文學——創(chuàng)編兒歌《西湖西湖我愛你》,首尾兩句是預定的,第一句是 “西湖西湖真美麗”,尾句是“西湖西湖我愛你”,中間幾句任由幼兒想象和描述,讓幼兒在創(chuàng)編中注意兒歌的韻律感和流暢性。幼兒可謂是天生的藝術家,只要提供表現(xiàn)的機會,給予小小的啟發(fā),他們就會自然地模仿和遷移,將想象與創(chuàng)造于鏡前定格、在筆尖流淌、從沙木間矗立、破唇齒而迸發(fā)。他們的作品雖然稚嫩,但洋溢著童心、童趣,是內心情感的真實流露。孩子們以自己的藝術語言描繪了西湖的美麗,雖手法各異,但有共通之處,攝影、繪畫、建筑重在以色彩、形體表現(xiàn),建筑和兒歌各具節(jié)奏感。通過這類活動,孩子們逐漸體悟到藝術要素間的關聯(lián)性,慢慢學會了遷移和整合,培養(yǎng)起想象和創(chuàng)造能力。生活中蘊藏著許多與藝術相關的事物和現(xiàn)象,只要我們懷著一顆浸透著藝術的心,用幼兒的眼睛去細心觀察,一個個富有創(chuàng)意的主題便會冒出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2.以文學作品為切入點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文學作品中的角色、事件、場景等可為主題內容的生成提供眾多線索。如我們?yōu)樾“嗪笃谠O計的以“蝴蝶和花”為主題的綜合藝術活動,其主題便源于故事《三只蝴蝶》。根據(jù)故事提供的線索,我們設計了文學欣賞、情景劇、舞蹈、音樂、繪畫、手工制作等多種藝術活動。首先通過文學欣賞活動讓幼兒熟悉作品,引發(fā)幼兒表演情景劇的興趣和愿望,然后分頭準備。舞蹈——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蝴蝶飛的動作(學走小碎步,想象各種蝴蝶飛的動作)。音樂——自主選擇與故事情景較為吻合的背景音樂,用打擊樂器配合表現(xiàn)蝴蝶飛舞、下雨等主要情景,引導幼兒辨別不同樂器的聲音及表現(xiàn)力。繪畫——畫花和蝴蝶,幫助幼兒運用線條造型,運用自己喜歡的色彩。手工制作——提供材料,把畫好的蝴蝶和花制作成頭飾;自主選擇材料,制作蝴蝶翅膀,比如在紗巾上粘貼彩色紙片。最后布置場景,進入情景劇表演。就這樣,幼兒沉浸在自創(chuàng)、自導、自演的情景中,其樂無窮。這些活動雖然大多是預設的,但幼兒樂在其中,充分展開藝術想象,表現(xiàn)出自己對藝術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幼兒的生活面相對較窄,而文學作品具有虛構性,內容廣泛,且符合幼兒易于幻想的心理特點,是對幼兒生活經驗的最好補充。另外,文學作品特定的內容、情景、線索,使活動具有較明確的指向性,因此,從文學作品入手,形成藝術活動的主題,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藝術教育整合方法。在設計活動方案時,要盡量挖掘相通的藝術要素,使各活動有機整合,并注意體現(xiàn)教育目標的多元性。
3.以單科為切入點
幼兒藝術活動的內容十分豐富,一首歌、一幅畫、一尊泥塑、一個舞蹈都有可能衍生出一些相關聯(lián)的藝術活動。從某一具體的藝術活動切入,確立主題,再逐一展開形式各異的藝術活動,也是一種有效的整合方法。如大班歌曲《小雪花》,那輕盈的三拍子旋律能引起幼兒對下雪天的遐想,晶瑩的雪花天使般地從天空悠然飄下,像跳著輕快的圓舞曲……于是幼兒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來。當幼兒置身生動優(yōu)美的舞蹈意境之中時,他們不禁感嘆道:“雪花真美!”“作詩”的愿望也許已然在心底涌動。雪花雖美,可轉眼就會消失,想個辦法將它留住吧!于是,七嘴八舌間他們冒出了剪紙的主意。銀光紙剪出的雪花還真有幾分逼真。數(shù)數(shù)看,它有幾個小花瓣……以上以“小雪花”為主題的系列藝術活動,看似即興聯(lián)結,實為預設生成,歌唱、舞蹈、詩歌、剪紙有機相連。通過活動,幼兒不僅感受了三拍子音樂的節(jié)奏、旋律特點,也感受和表現(xiàn)了舞蹈動作的對稱美,理解了交替步和小鈴鐺步的三拍子動律,還感受了詩歌的音樂美和韻律感,感受和表現(xiàn)了剪紙的對稱美。由學科切入的藝術整合活動,其活動內容不可預見,需要設定游戲化的情景和聯(lián)結活動的情節(jié)線索,突出共通的藝術要素。使活動隨幼兒的興趣和需要自然地延續(xù)和發(fā)展,讓幼兒在游戲化的藝術活動中感受美、體驗美、表現(xiàn)美,否則會成為簡單的拼盤而失去整合的意義。必須說明的一點是,文學也是其中一科,之所以把它單列,是因為文學具有綜合性,能提供特定的情景和線索。所以,文學和其他單科在形成活動主題時,方法上有所不同。
4.即興生成法
即興生成法是指主題的產生及活動的整合不是預設的,帶有偶發(fā)性,是根據(jù)當前活動中突然涌現(xiàn)出來的信息形成的主題活動。如綜合活動“小雪花”的舞蹈部分,預設活動是啟發(fā)幼兒隨音樂想象并表現(xiàn)雪花飛舞的動作,音樂結束時做雪花落地的舞姿造型。在活動中,教師發(fā)現(xiàn)有個孩子與眾不同,別人的造型千姿百態(tài),他卻僵直地站在鋼琴與墻壁的夾縫里,說“雪花”飄進石縫里了。多好的創(chuàng)意!于是,教師就讓“雪花娃娃”一一回答自己飄落在何處。幼兒的回答充滿想象,樹梢上、花叢中、田野里、屋檐下……無處不在。雖然這只是幼兒的想象,卻使舞蹈頓生意境。正在這時,又有個男孩把身體抽搐成一團,一頭栽倒在地,嘴里喊著:“我變成小水滴了!”多么美妙的融化過程!教師趕緊抓住機會啟發(fā)孩子,結果孩子們想出了各種木偶式的動作,以表現(xiàn)雪花斷斷續(xù)續(xù)融化成水的過程。與此同時,在雪融成水的意境里,一個新的主題活動雛形“小水滴的旅行”也孕育而成。其中有舞蹈,以表現(xiàn)水滴曲折入流的情景,滲透了舞步線形流動的知識;有繪畫,引導幼兒運用各種富有個性色彩的線條畫出小水滴的運動軌跡,并配以背景;有文學欣賞“小水滴旅行記”,以引導幼兒感受小水滴沖破重重阻力,一路歡歌川流不息的意境和樂觀友善的情懷;有舞蹈欣賞“小溪·江河·大海”,以引導幼兒感受由舞蹈、音樂、服飾、背景、燈光等融為一體的優(yōu)美的舞蹈意境,感受滴滴水珠聚成潺潺小溪,匯成浩浩河流,奔向滔滔大海的動人場面。這一新生成的主題其實也是前一主題的自然延續(xù)——從幼兒的“抽搐”到活動的深人和新主題的產生,都是即興生成的。即興生成法需要教師具有較好的藝術素養(yǎng)和生成意識、生成能力,時刻關注幼兒新的需要、新的興趣,從中捕捉與當前活動密切相關且有發(fā)展價值的信息。這樣才能將偶發(fā)的活動融入主題或發(fā)展為新的主題。
二、單科活動法
單科活動法是指以藝術單科為主組織綜合教學活動。在某一藝術活動過程中,引入相關藝術作為其學習的方法或途徑,運用的是藝術通感的特性。即引導幼兒以多種藝術語言、多種感覺通道去感受、體驗和表現(xiàn)某一藝術,給予某一藝術能力的發(fā)展最大的支持。
1.以音樂為主多科整合
音樂與其他門類的藝術相比較為抽象,如能借助繪畫、舞蹈等去體驗和表現(xiàn)則更容易為幼兒所接受。比如《小燕子》(王京其曲)是一首3/4拍的單三部曲式的歌曲,教師可引導幼兒用各種動作(拍手、跺腳、拍肩等)感受3/4拍的節(jié)奏特點,用排列有序的線條、圖形等來表現(xiàn)強、弱、弱的節(jié)奏規(guī)律;以平穩(wěn)連貫的舞步 (如小碎步、小鈴鐺步)和活潑跳躍的舞步(如蹦跳步、跳點步)來區(qū)分連音和跳音,用畫出連綿不斷的線條或物象(波浪、山巒、藤蔓等)來感知起伏的連音。用畫出小兔、皮球、大鼓等來表現(xiàn)跳音;用動作輪跳和線條來表現(xiàn)樂句的長短。感受旋律的起伏;用連貫柔美的動作(如模仿燕子輕柔地飛)和輕快跳躍的動作(燕子捉蟲的動作)來表現(xiàn)AB段的不同性質,感受單三部曲式結構的特點,也可用圖形和色彩表現(xiàn)歌曲的結構和性質;通過朗誦歌詞加深對音樂內容的理解和記憶。以上種種活動可使幼兒更深入地理解音樂的形象和情感,激發(fā)他們愛燕子的情感,同時掌握粗淺的音樂知識和技能。
2.以舞蹈為主多科整合
舞蹈具有直觀性和動態(tài)性,是幼兒易于理解和喜愛的藝術活動。但幼兒動作的協(xié)調性、控制力和節(jié)奏感都較差,用舞蹈化的肢體語言、節(jié)奏、構圖等去表現(xiàn)自己的生活和情感并非易事。整合運用多種藝術能力,能幫助幼兒更好地獲得舞蹈表現(xiàn)技能。比如學習律動“蝴蝶飛”,可以結合多媒體、音樂、文學、繪畫、手工制作等進行教學。先運用多媒體技術播放有關蝴蝶的短片,并配以相關的配樂散文,給幼兒一個視聽綜合感受,以引起幼兒用動作表現(xiàn)蝴蝶的興趣。接著,啟發(fā)幼兒根據(jù)短片和以往的生活經驗想象蝴蝶飛舞的動作(走碎步。雙臂伸直由手腕帶動上下起落)。同時引導幼兒用小鈴鐺輕敲三拍子節(jié)奏,和著音樂表現(xiàn)蝴蝶平穩(wěn)而流暢地飛行,突出動作的節(jié)奏和情緒色彩:當樂曲在不同的音區(qū)時,蝴蝶的翅膀就在不同的高度飛舞;讓幼兒畫出自己扮蝴蝶飛行的路線(圓形、S形、直線等);讓幼兒扮花或蝴蝶,音樂結束時,自由結伴擺出蝴蝶找花的造型(用象征性圖形或簡筆畫畫出本組的舞姿造型);讓幼兒用手工材料(紗巾、黏紙等)象征性地將自己打扮成蝴蝶;讓幼兒隨音樂即興舞蹈(表現(xiàn)蝴蝶飛舞、停落、采花粉等動作)。以上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可有效啟發(fā)幼兒感悟舞蹈與其他藝術間種種妙不可言的聯(lián)系,加深幼兒對舞蹈的理解,逐漸獲得舞蹈表現(xiàn)技能。
3.以繪畫為主多科整合
繪畫活動最能讓幼兒獲得成就感,因為幼兒自己創(chuàng)作的作品看得見,摸得著。但幼兒的生活經驗有限,對于色彩、線條、造型等繪畫表現(xiàn)技能的掌握還不夠,需要教師在引導時適當引入其他藝術活動。以拓展幼兒的繪畫表現(xiàn)空間,提高幼兒的繪畫能力。例如教幼兒畫鴨子時,可通過音樂、舞蹈等啟發(fā)幼兒產生審美意象,進而形成視聽聯(lián)想,將捕捉到的動態(tài)和情趣創(chuàng)造性地融入畫面。在實踐中,我們先運用多媒體技術讓幼兒觀看《群鴨戲水》的片段,直觀地感受鴨子的動態(tài)、情趣和作品的意境,為幼兒造型、著色和布局等提供啟示和幫助;在作畫過程中,我們又以《小鴨的舞》作背景音樂,用音樂來表現(xiàn)鴨子歡叫、奔跑、嬉水等情態(tài),使孩子產生朦朧的意象,開闊思路。這種意象直接幫助幼兒創(chuàng)作出自己的作品。最后,我們引導幼兒互相欣賞和分享各自的作品,并且把自己的畫作編成有趣的故事進行交流,從中學會互相欣賞,同時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
4.以文學為主多科整合
文學作品具有的虛擬性和趣味性十分符合幼兒的心理特點。在文學作品中適當借用其他藝術的表現(xiàn)手段,能幫助幼兒更好地感受作品,使活動過程更加生動活潑。例如在講述故事《拔蘿卜》時,反復出現(xiàn)的拔蘿卜過程可采用歌唱的形式來表現(xiàn),以加深幼兒的感受,幫助幼兒體會團結互助、人多力量大的主題思想;每一角色的出現(xiàn)可配以個性化的舞蹈動作,以加深幼兒對角色形象的理解;提供材料,讓幼兒自行化裝成故事中的任一角色,配合教師的講述表演故事,以加深體驗;最后讓每位幼兒用線條勾畫一個大蘿卜,教師則可建議大家把蘿卜送些給小兔吃,讓幼兒體驗分享的樂趣。多種活動的整合運用,可使幼兒不知不覺地置身于文學作品的意境里,在感受、體驗、表現(xiàn)美的同時得到思想和智慧的啟迪。
以上討論的是兩種幼兒藝術教育的整合方法。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要注意藝術教育的有機整合,如環(huán)境的布置、活動角的設置、節(jié)慶活動的準備等。使藝術教育以最佳的整合方式滲透到幼兒生活的每個角落,讓幼兒在藝術的熏陶中健康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