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拿幼兒園的東西怎么辦
時間:2020-09-16
來源:Yojo幼兒園聯(lián)盟
作者:張點茹
點擊:次
最近從幼兒園回家,明明媽經(jīng)常在明明的書包或口袋里發(fā)現(xiàn)不是明明的東西。有時是一塊拼圖,有時是一個玩具,有時是幾個雪花片...不光是在幼兒園,有時去別人家玩,明明也會偷偷拿走喜歡的東西。為此,明明媽很苦惱,孩子這么小就學會“偷竊”了,等長大了,那還了得!
其實,很多孩子都有過偷偷拿走別人東西的經(jīng)歷,許多家長會采取打罵教育。但是,你知道嗎,大部分孩子都不是真正的“偷竊”,他們甚至都不知道那種行為叫偷竊。打罵會嚴重傷害孩子的身體和心靈。
那孩子為什么要偷拿別人東西呢?
孩子為什么會“偷竊”?
1、分不清“自己的”與“別人的”
幼兒的思維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他們沒有“物權(quán)”概念,分不清某件物品是屬于“自己的”還是“別人的”。所以,他們往往喜歡一個玩具就直接拿走了,并不會去考慮這個玩具是屬于誰的,只覺得“我喜歡,我發(fā)現(xiàn)了這個玩具,那它就是我的”。
建議:
①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物權(quán)”觀念。幫助孩子區(qū)分物品的物權(quán),引導孩子建立“你的”、“我的”、“他的”的概念。例如,在家時,跟孩子講什么是爸爸的,什么是媽媽的,什么是孩子的。
②明確的告訴孩子這種行為是不對的。告訴孩子玩具是屬于別人的,不經(jīng)主人允許就拿走它,主人是會傷心的,這樣做是不對的。
③當面歸還物品。帶著孩子一起當面把物品還給主人,向主人道歉,并鼓勵和表揚孩子這種知錯就改的行為。
2、模仿行為
家長愛貪小便宜,喜歡順手拿走別人的東西,或者孩子看見媽媽不經(jīng)允許翻爸爸口袋,孩子就會模仿這種行為,偷偷拿走別人的東西;或者孩子看到動畫片里的偷竊行為很有意思,也會模仿。
建議:
①家長以身作則。家長要為孩子樹立好榜樣,不隨便拿走別人的東西,即使是家人之間,最好也詢問對方之后再拿,這樣孩子就會知道使用別人的物品時,首先要征得主人同意。
②對孩子進行引導。孩子在看動畫片時,家長最好可以適時引導孩子辨別動畫人物行為的對錯,以免孩子模仿不良行為。
3、為了引起注意
有的孩子偷東西是為了引起大人或者同伴的注意。比如,偷偷拿走媽媽的包,媽媽就不會出門了;偷偷拿錢買東西分給小伙伴,小伙伴就會和自己玩等。
建議:
①給予孩子充分的關(guān)愛。出于這種原因偷竊的孩子,想要的并不是物質(zhì),而是關(guān)愛。因此家長要多抽出一些時間來陪伴孩子,了解孩子,并且經(jīng)常帶孩子出去玩耍,結(jié)交朋友。
4、自控力差
有的孩子明明知道不經(jīng)允許拿走別人的東西是不對的,但是由于太喜歡,所以控制不住自己,拿走了東西。
建議:
①提高孩子的自控力。幫助孩子提高自控力,帶孩子看一些教育短片,讓孩子知道偷竊是被人厭惡的行為,沒有人愿意和偷竊的人交朋友。
②經(jīng)常表揚和鼓勵。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有進步,幾天都沒有偷拿別人的東西,家長要及時給予表揚,并鼓勵孩子繼續(xù)保持。
③滿足孩子合理的需求。對于孩子非常喜歡的東西,如果要求合理,條件允許,家長盡量滿足孩子;如果條件不允許或孩子的要求不合理,就向孩子說明情況,不要哄騙孩子。
發(fā)現(xiàn)孩子“偷竊”,不恰當?shù)慕逃绞綍Ыo孩子很大的傷害,這五個教育雷區(qū),家長一定要避開!
1、視而不見或袒護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偷竊”是暫時性的,長大了自然就好了,所以干脆視而不見或袒護孩子。孩子得不到正確的引導,以后很容易養(yǎng)成偷竊的習慣。
2、給孩子貼上“小偷”的標簽
很多孩子并不知道那種行為是偷竊,一發(fā)現(xiàn)孩子偷拿東西,就粗暴的給孩子貼上“小偷”的標簽,會讓孩子產(chǎn)生自卑心理,并且可能成為孩子難以跨越的心理障礙。
3、打罵孩子
打罵孩子不僅不利于解決問題,還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導致孩子通過更多不良行為來發(fā)泄不滿。
4、讓孩子當眾認錯
很多家長為了表明自己堅定的態(tài)度,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偷竊,就命令孩子當眾認錯,并斥責孩子,以便讓孩子不敢再犯。其實,這是在羞辱孩子,帶給孩子的也只是自卑和羞恥,讓孩子對大人失去信任。
5、反復追究,隨意轉(zhuǎn)述
事情已經(jīng)過去,就不要反復提起,也不要發(fā)現(xiàn)孩子又拿了什么東西,就說“這又是你從哪里偷來的”這種話,以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不要隨意將事情告訴別人,給孩子充分的尊重和信任。
其實,孩子的“偷竊”行為,并不一定是大人所理解的偷竊,教育學家盧梭曾說:“要尊重兒童,不要急于對他作出或好或壞的評判。”作為老師和家長,當孩子犯錯時,我們自己首先要保持理性,然后再來引導和教育我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