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媽媽最近在女兒分床的問題上遇到了困難:
女兒今年4歲,已經(jīng)到了可以慢慢分床睡的年齡,然而,媽媽試了大半個月依然沒有成功。
倒不是因為女兒太黏人,而是媽媽一離開床邊,她就嚷嚷著:媽媽,不要走,我害怕。
“別怕,在家里有什么好怕的呢?”
“我不要,會有怪獸的。”
看著小家伙泫然欲泣的樣子,媽媽特別心疼,無奈之下,分床的問題只能一拖再拖。
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有自己害怕的事物,有的孩子怕妖怪、怕怪獸;有的孩子怕鬼、怕黑,有的孩子怕狗、怕雞、怕蟲子;還有的孩子則是怕穿白大褂的醫(yī)生、穿警服的警察.......
不少孩子甚至長大成人,也始終無法逾越一些恐懼。
孩子怕黑、怕鬼、怕怪獸他們到底在怕什么?
當(dāng)你第一次聽到孩子說:媽媽,有怪獸!你可能會嗤之以鼻,感嘆孩子的天真、幼稚,接著無比堅定地說: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怪獸。實際上,怪獸是“存在”的,只不過它存在孩子的內(nèi)心深處,大人看不到罷了。
正如有句話所說:孩子是很好的感受者,但卻是很差的詮釋者。
孩子所有恐懼,都不是空穴來風(fēng)。
第一、“泛靈心理”的影響
瑞士著名的心理學(xué)家皮亞杰認為,幼兒期的孩子,特別是三四歲的孩子普遍存在一種獨特的心理現(xiàn)象——泛靈心理,這個時期的孩子把身邊很多事物當(dāng)成有生命的、有思想、有感情的,比如:
小樹被風(fēng)刮到了,都哭了。
汽車停下來了,走不動路了。
小凳子摔倒了,一定會很痛的。
很久前,新聞中報道過一個三歲的男孩,玩耍時手指不小心被單車的鏈條卡住,消防員要剪掉鏈條時,男孩疼痛難忍,卻哭著對消防員說:條條也疼,別剪。
這就是孩子“泛靈心理”的表現(xiàn)。
當(dāng)孩子對你說怕黑、怕怪獸,是因為他目之所及的東西,都會被他當(dāng)成有生命的妖魔鬼怪,甚至?xí)韨λ?,這種恐懼是非常真實的。
第二、豐富的想象和聯(lián)想
等到孩子再大一點,有了抽象思維,會想象了,恐懼也上了一個新的層次。
天黑了,幽靈會不會跑出來?床底下會不會藏著怪獸?窗戶外是不是有妖怪?《家有兒女》中的劉星就曾因為看了恐怖片,幾個晚上嚇得不敢睡覺。這些天馬行空的想象,不是憑空出現(xiàn),而是受繪本故事、電視中的情節(jié)影響,讓孩子混淆了現(xiàn)實與想象,認為這些作品中的事物在生活中也真實存在。
第三、孩子的怕,也是被父母嚇出來的
1920 年,行為主義心理學(xué)創(chuàng)始者約翰·華生,將一名 9 個月大的嬰兒小阿爾伯特,放在了一個小白鼠和一些毛茸茸的物體旁邊,小阿爾伯特一開始并不害怕,反而臉上充滿了笑容。
然后,當(dāng)小阿爾伯特觸摸動物時,華生就突然敲擊鐵棒,制造巨大的聲響,小阿爾伯特丟開小白鼠,并大聲哭了起來。隨后,只要小阿爾伯特想去摸小白鼠,華生就會敲擊鐵棒。經(jīng)過長時間的刺激,小阿爾伯特對小白鼠產(chǎn)生了恐懼。不僅如此,后來的小阿爾伯特,對帶有毛的一切事物都表現(xiàn)出了害怕,甚至看到毛巾都會躲避,低聲抽泣,然后放聲大哭。這個實驗因為不人道而被后人詬病,但我們也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孩子的恐懼不是天生的,而是受到后天的影響。
有句俗語叫“初生牛犢不怕虎”,剛生下來的小牛根本不怕老虎。
很多孩子也不是生下來就怕這怕那的,比如蛇、蟲,只不過大人自己害怕,反應(yīng)比較大,孩子也跟著受了影響。他們害怕的不是事物本身,只是受到了大人反應(yīng)的影響。換句話說,恐懼情緒是父母無意識中傳遞給孩子的。
一句“別怕”對孩子消除恐懼沒有幫助沒有經(jīng)歷過恐懼的人,是不懂害怕的感覺的。
有位8歲大的男孩也是因為怕黑,不敢一個人睡覺,奶奶不忍拒絕,由著男孩晚上跟自己睡。爸爸得知后,認為男孩不應(yīng)該這么膽小,他三番四次要求兒子單獨睡,但兒子就是不肯。最后爸爸急了,強行把他關(guān)在房間里一個晚上,任憑孩子在里面哭喊。
第二天,打開房門,孩子嗓子都哭啞了,他并沒有像爸爸期望的那樣適應(yīng)黑暗,內(nèi)心恐懼沒有消除,反而對自己無能的羞恥感和孤立無援的無助感更加深了。這一晚,孩子心底里留下了什么陰影,經(jīng)歷了多少掙扎,爸爸無從得知。
當(dāng)孩子表現(xiàn)出恐懼,大人很容易就把這個問題歸結(jié)在孩子的膽量上,甚至認為這是一種怯懦。
解決方法也很粗暴,中國有句俗語“老鼠同貓睡——練膽子”,人們普遍認為膽子是可以練出來的。其實孩子的膽子不是刻意練出來的,而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變大的。
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害怕的事物也會有所不同:
6個月以下的孩子害怕突如其來的高分貝聲音;
1到2歲的孩子害怕與大人分離;
3到6歲恐懼想象出來的東西;
6歲之后的孩子生活經(jīng)歷不同,恐懼的事物也會不同......
這些恐懼感大多會隨著時光而消失,如果我們逼著孩子勇敢,恐懼感不會消失,反而會加劇。孩子身上的諸多問題,用力過猛,最后也就越麻煩。所以當(dāng)孩子有害怕的東西,不要說教他,更不要嚇唬他。一句“這有什么好怕的”,不會有任何的安撫效果。
如何應(yīng)對孩子的“害怕”情緒
當(dāng)你感到害怕的時候,你最渴望的是什么?
弗洛伊德在著作《性學(xué)三論》中提到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三歲的男孩在一個黑屋里喊道:阿姨,請跟我說說話。這兒太黑了,我害怕!阿姨沖他喊:那有什么用?你又看不見我。“沒關(guān)系。”那個男孩說,“有人說話,房間里就亮了。”男孩怕黑,但是如果能確信身邊有人陪伴,有人回應(yīng),他便能夠感到安全。這是所有經(jīng)歷過恐懼的人所渴望的,那就是被理解、被看見、被接納。
這也是我們在應(yīng)對孩子“害怕”情緒第一步要做的事情,即陪在孩子身邊,接納他的情緒,抱抱他,并給孩子提供關(guān)懷,讓他知道“媽媽理解你的恐懼”,而不是把孩子推向他所恐懼的事物上。 當(dāng)然,我們也不必表現(xiàn)得過于夸張——小可憐!太可怕了,快到媽媽這兒來,這樣也會默默加劇孩子對事物的恐懼。
孩子的恐懼源于未知,越未知,他越害怕。所以第二步,我們要主動和孩子聊一聊他所恐懼的東西,聊得越具體越好:是什么讓你覺得害怕呢?它長什么樣子?穿什么衣服?他們是什么顏色的?最好讓孩子畫下來,孩子發(fā)現(xiàn):原來想象中的怪獸就長這樣啊,抽象的事物具體化,孩子了解了所害怕的事物,恐懼少了一半。直面恐懼,才能真正的戰(zhàn)勝恐懼。
最后,我們要明確一點,那就是害怕對孩子來說是一種正常的情緒體驗,即使是成年人,也會有各種各樣的恐懼存在,我們不必過于驚慌。在處理這個問題時,我們只能慢慢來,循序漸進。
比如孩子怕黑,你可以給他買一個小夜燈,等他適應(yīng)之后,再慢慢拿走夜燈;又或者在孩子睡覺時,將房門虛掩,看著客廳的燈光和爸爸媽媽時不時的對話聲,孩子也會有安全感;再或者,借助一些關(guān)于黑暗、幽靈的繪本讀物給孩子做心理疏導(dǎo),這些故事里的小主人公和孩子的感受幾乎一模一樣,孩子能找到共鳴,故事里的解決辦法,也為孩子提供了一個可能解決其困境的思路。父母耐心的態(tài)度,是幫助孩子克服恐懼最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