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生40多天的嬰兒,因為嘴唇、牙床較白,外婆聽信姐妹伴稱,這樣的孩子不好養(yǎng),便帶去讓人“放血”??蓱z的寶寶遭了罪,全身被扎了三十多個針眼,被送到醫(yī)院一度病危,所幸及時搶救,孩子已經轉危為安,但此后孩子要去醫(yī)院繼續(xù)接受檢查,也不知道會不會留下什么后遺癥。
不好違背老人的好意,
卻讓可憐的寶寶遭受如此傷害,
想必這會成為這對年輕父母心中永遠的愧疚。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2016年2月23日凌晨1點20分左右,一位年輕的爸爸抱著一個10個月大的女嬰進了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yī)院的急診室。女嬰處于昏迷狀態(tài),神志不清,情況非常不樂觀。經過吸氧、心電監(jiān)護等一系列搶救措施后,女嬰才基本脫離生命危險。孩子昏迷,竟是因為奶奶聽信偏方,用罌粟油給孫女治療咳嗽所致。
湘潭一位老人,為了給三歲的孫子治療燙傷,聽信偏方,將燒傷膏、狗油、麻油和藥粉攪拌后的藥膏涂抹患處,導致孩子傷口污染,創(chuàng)傷加重,被送入了重癥監(jiān)護室。
缺少育兒經驗的年輕父母,在孩子身體出現(xiàn)狀況的時候,六神無主,盲目聽從家里老人的建議,才導致悲劇的發(fā)生。盲從老人育兒經驗的年輕父母,在現(xiàn)實生活中并不多。
“我有經驗”PK“我有科學”
現(xiàn)在年輕的父母們,為了養(yǎng)好孩子,都會通過多種途徑惡補科學育兒知識,在共同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中,她們往往不會認同老人的育兒理念。
初為人母的年輕人和養(yǎng)兒育女經驗頗豐的老人,因為雙方育兒觀念背道而馳,在共同照顧孩子的過程中,就變成了對立方。
朋友敏就有過這樣的經歷。生完孩子后,請來母親幫忙。細心的敏發(fā)現(xiàn),母親給孩子泡奶粉的時候,總是順手將奶嘴放到桌子上。母親的這個舉動讓敏很不放心,她怕孩子被細菌感染。
幾經考慮,敏還是指出了母親的錯誤。母親非常生氣,說:“我不是故意的,那桌子我一天擦五六次,怎么會沾染細菌?我?guī)Т罅四銈兘忝萌齻€,還有兩個外孫,哪個被我?guī)牧恕?rdquo;
一怒之下,母親回了老家。母親不能原諒女兒的言行,兩人僵持了半年,關系才有所緩和。
曾有人就孩子降生是否影響家庭關系做過調查,調查顯示:將近20%的受訪者稱,孩子降生使上下兩代家庭關系比孕前更緊張。小到每頓該喂多少奶、什么時候添加輔助食品,大到請月嫂、參加親子班,兩代人的意見都無法統(tǒng)一。
兩代人在育兒觀念方面難免有分歧,這是許多家庭普遍面臨的問題。一個家庭,如果育兒上的分歧處理得不好,很可能會影響到家庭氛圍的融洽,也會影響孩子的成長。
不可否認,多數老人沒有形成真正的育兒觀念,這些觀念來自自己的祖輩或身邊的朋友,她們比較信服自己的經驗;新一代父母眼界開闊,容易接受新觀念,她們在自己的腦海中囤積了許多育兒知識,她們信服科學。
于是,本著經驗主義的老人和崇尚科學育兒的年輕父母就會發(fā)生沖突。這種沖突一旦解決不好,極容易影響家庭和睦。
怎么跟老人溝通,才能讓他們聽得進你的意見呢?
1.將心比心,向老人表達感恩之情
不管年輕父母和老人的育兒觀念沖突有多大,雙方都真心愛寶寶。初為父母的年輕人,大多是獨生子女,為了打拼事業(yè),他們無暇顧及自己的家庭,因此,她們在照顧孩子上很依賴老人。
家里老人也是一個敏感群體,他們不光希望照顧好自己的子女,更希望照顧好自己的孫輩。如果年輕父母總是抱怨老人照顧孩子方式錯誤,老人就會覺得這是對他們的付出的否定,這會讓老人傷心,也會加劇矛盾。
因此,我們要經常對老人表達這種感恩,“看您教得多好,寶寶這么懂事”,“您照顧的真好,寶寶真壯實”,“多虧了您,這家收拾地真整潔”,“有您照顧孩子,我可放心了”……這些感恩的話,會溫暖老人的心,她們會覺得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報。
老人和孩子一樣,她們也需要哄,我們要經常給老人買點小禮物,多關心老人的需求。
2.將重點事項寫清楚
很多爸爸媽媽會抱怨老人照顧孩子不周到,囑咐的一些事情總是做不好,吃錯藥、該吃水果沒吃等等,但是老人記憶力差,加上對一些現(xiàn)代化的東西不了解,出現(xiàn)這些問題很正常。
最好的做法就是把這些重要的事情寫下來,形成清單,放在家里顯眼的地方,幫助老人記憶。
3.找“權威”替你溝通
老一輩人往往非常迷信相信“權威”。
對于老人來說,報紙、電視、網絡、書本、專家都是權威,他們更容易相信這些渠道的信息。如果你想讓老人接受一種新的觀點,可以借助這些“權威”來幫你說服老人。比如,老人一定要把食物嚼了喂孩子,兒女提意見,老人往往會反駁:“你小時候就是這么被我拉扯大的。”此時,如果換成一個來家做客的護士朋友說句話,就可能讓老人改變觀點。
4.千萬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和老人硬頂
當孩子面和老人爭執(zhí),一方面會讓老人覺得沒面子,另一方面,會讓孩子受到驚嚇,讓孩子不去尊重老人??梢缘仁虑檫^去了,單獨找個合適的時間和場所,和老人來此心平氣和地溝通。
另外,可以在家里多放置一些有關育兒的報紙和書籍,多和老人一起看一些育兒節(jié)目,這樣,既能增加彼此的感情,還能增加老人的育兒知識。
5.年輕父母要勇于承擔父母之責
如果條件允許,年輕人不能接受老人的育兒方式,那么就不要請老人來幫忙,夫妻雙方分好工,擔起養(yǎng)育孩子的職責。父母應盡量多抽出時間自己帶孩子,很多矛盾自然避免。
如果條件不允許,那么年輕父母要容忍一些老人的育兒方式,比如:偶爾孩子衣服臟了,喂食方式有些不衛(wèi)生,會允許孩子邊看電視邊吃飯等。容忍老人對孩子的偶爾嬌慣和放縱,只要這些事情不會對孩子以后的成長起關鍵作用,年輕父母都可以選擇睜只眼,閉只眼。
6.孩子是化解沖突的關鍵
不少老人往往振振有詞,讓子女無可辯駁。這種情況下,孩子就成了解決沖突的關鍵。在家長的教育和引導下,孩子取得進步才是說服老人的最有力證據。比如通常老人慣孩子,總帶他們去吃垃圾食品,兒女可以給孩子多講吃菜好的故事,如小白兔吃蘿卜所以跑得快,大力水手吃菠菜所以有力氣……慢慢地,孩子主動要求吃“菜”,老人自然就“投降”了。
看到孩子確實比自己帶時變得更好,老人也會看在眼里,慢慢理解子女的良苦用心。
如果老人在看病時機、安全習慣等重要問題上不太用心,年輕父母要重視對孩子這方面的教育,從言語到行為都要引導孩子。
愛是維系一個家庭的紐帶,不管是老人,還是我們年輕父母,都將自己的愛無私地給了孩子。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當老人出于好心,卻辦了壞事的時候,我們要理解老人,包容老人,我們要擔負起我們的職責,向“偏方”“迷信”say no,不要讓悲劇再次發(fā)生!
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是一場愛的接力,需要我們共同去參與。親愛的家長朋友,請您將這篇文章分享給更多的朋友,為了家庭和睦,為了孩子茁壯成長!?
(供稿:郭彤洋 校對:張潔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