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07-12 來源:中國幼教網(wǎng) 作者:客服中心 點擊:次
“班級管理項目組”是我園園本教研的一種組織形式,自成立三年來,項目組從幼兒一日活動入手,本著“問題一個一個研,困惑一項一項解”的原則,開展了多項專題研究活動,收獲了鮮活的班級管理經(jīng)驗。下面以“有效的午餐管理”專題為例,談談我園“項目組活動”的實踐和感悟。
1.調查訪談,診斷問題
有不少教師提出,午餐管理環(huán)節(jié)是一日活動中較難組織的環(huán)節(jié)之一,缺乏明確的管理目標和明晰的良好進餐習慣培養(yǎng)策略。于是項目組引領大家開展了“有效的午餐管理”專題研究。確定研究任務后,項目組組長提前向教師布置任務:采取不同的方法、手段,調查、記錄幼兒進餐現(xiàn)狀,收集第一手資料,為問題的診斷做好充分準備。集中研討時,每位教師向項目組成員介紹自己的調查情況。介紹的要求是注重對自己獲得的真實場景或者觀察實錄的分析,提出各班午餐組織中存在的問題。其次是在項目組組長的引領下開展小、中、大班的分組研討活動,通過小組的梳理和總結找出同一年齡組的共性問題。最后由小中大教研組長匯報研討結果,項目組全體成員對幼兒午餐管理中的問題與現(xiàn)狀進行縱向梳理。最終發(fā)現(xiàn)的突出問題是:小班幼兒進餐時挑食、慢食現(xiàn)象非常嚴重,如何糾正?中班幼兒進餐時存在邊吃邊聊現(xiàn)象,如何改善?大班幼兒午餐呈現(xiàn)兩極分化狀況,存在一定比例的快食現(xiàn)象,如何解決?各年齡班制定怎樣的進餐規(guī)則才是適宜的?
感悟:用錄像、記錄表和信息卡等手段調查與記錄孩子的活動場景,為教師的分析和探討積累了原始材料,避免了交流研究中教師無話可說和泛泛而談的現(xiàn)象。同時,讓教師學會關注活動中的孩子,提升了教師觀察分析和解讀孩子的能力。
2.項目分析,尋找策略
項目組長在第二次集中研討前再次布置任務:針對診斷出的問題,借助于理論學習,加強實踐反思,尋找解決策略,并把自己的經(jīng)驗和矯正策略記錄在卡片上。第二次集中研討時,項目組組長首先要求教師們在展板上展示自己的經(jīng)驗記錄卡。然后項目組成員以班為單位匯報解決以上幾類問題時采用的方式方法、采用此類方法的理論依據(jù)以及取得的實效。匯報以情景表演、經(jīng)驗交流、案例分享等別出心裁的方式進行,最大限度讓項目組成員理解每一種做法和想法的特點、實效。展板上最終展示的諸如行為練習、榜樣示范、物質鼓勵、餐前誘導、座位調整等具體方法,給了每位成員足夠的分享、交流經(jīng)驗的空間。同時,項目組組長拋出問題:哪幾種方法是一類的?哪些方法更適合小班?哪些方法更適合中班或大班?為什么?引導教師從各年齡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出發(fā),考慮管理方法的適宜性。
感悟:項目組活動中我們創(chuàng)新交流形式,讓研討不再局限于說、談,通過演一演、辯一辯、練一練、比一比等方法來分析策略的實效性,使做法越辯越明晰,見解越研越深刻。
3.提升經(jīng)驗,分享心得
最后環(huán)節(jié)是項目組組長引領教師結合理論學習提升經(jīng)驗,總結分享研究心得。我們重新學習了《幼兒園社會教學法》中的有關章節(jié),社會教學的一般策略有:以語言傳遞為主,以直接知覺為主,以實際訓練為主,以行為評價為主,以陶冶為主。我們發(fā)現(xiàn)“餐前誘導”“文學作品的暗示”就是屬于語言傳遞為主的指導策略,“榜樣示范”是屬于行為評價為主的指導策略,“座位調整”“餐具吸引”歸類于陶冶為主的策略。項目組長在展板上對所有的方法策略進行梳理和分類,在此基礎上以分組形式制定了小、中、大班幼兒進餐規(guī)則。我們還分享了每位教師在本輪研究中的心得和體會。有教師說,以前糾正孩子的挑食行為,我只會不停地勸說,現(xiàn)在我了解了很多解決具體問題的方法,就不怕組織午餐了。有教師說:通過研究我感受到,充分關注孩子的需要,準確把握孩子的年齡特點很重要。每個年齡段孩子午餐時出現(xiàn)的問題不一樣,因此指導策略也應該是不一樣的。
感悟:我們遵循“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原則,注重收集孩子一日生活中的現(xiàn)狀,采用錄像、圖片展示、實錄描述、分組表演等方法來采集再現(xiàn)真實情境,倡議教師站在孩子的角度來分析孩子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尋找自身組織指導中存在的問題,探討有效指導策略。項目組的每一個專題研究,都在診斷問題、尋找策略、提升經(jīng)驗的過程中,引領教師收獲實實在在的班級管理經(jīng)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