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04-21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次
多媒體的運用是教育現(xiàn)代化的必然結果,是每一位教師必備的基本能力。隨著教育科研與實踐的不斷深入,多媒體教學在幼兒教育中的運用逐漸普及并更加多元化,這自然也就對我們幼兒教師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教師們要不斷的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質,以適應教育的發(fā)展。
老師們要科學合理地實施多媒體教學,使它真正為幼兒教育服務,達到更優(yōu)化的境界。多媒體教學集圖、文、聲、像于一體,提供人機交互功能,使靜止的圖文視聽化,復雜的內容簡明化,抽象的思維可視化,知識的發(fā)生過程化,從而為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帶來了新的氣象。也正因為如此,許多幼兒園一哄而上,不管什么教學活動,都要湊上計算機多媒體輔助。其實,多媒體的使用不僅僅是用多用少的問題,而主要是用實用好用活的問題。
1、要考慮實效性,選擇合適的教材內容
電教媒體只是一種教學輔助手段,是一種形式,只有教學內容才是教學的核心,內容決定形式,形式為內容服務,對于那些不適合多媒體教學的內容,教師費了很大力氣來制作,也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總的來說,所選擇的內容要能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作用,有效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
2、要講究適用性,制作符合幼兒特點的課件
幼兒園的教師在制作課件時,可謂是音樂動聽,畫面優(yōu)美,演示逼真,但往往容易將幼兒的注意力引向外在的形式而非實質的內容,所以在制作課件時,要采用美觀生動的屏幕來引起幼兒的注意,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刪除與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無關的動畫影像,直接闡明教學目標,突出重點、難點。
3、要為教學活動服務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是孩子主動、積極的認知過程,是學習者與外部環(huán)境的交互活動。因此,將計算機作為教學過程中幫助孩子積極學習、主動建構知識的認知工具才是正確的。多媒體輔助教學作為一種“電教”方式,它姓“教”不姓“電”?;诖?,課件設計者不應將主要精力放在生動活潑的動畫設計、制作上,而應著眼于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幫助孩子突破知識的重難點,提高課堂效率,實現(xiàn)教學的最優(yōu)化。
4、要讓幼兒參與,突破操作定勢
由教師操作完成和引導幼兒動手操作完成的教學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授人以魚,以教師的認知結果代替了幼兒的認知過程,幼兒只得到教師給予的結論。后者授人以漁──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己的操作實踐獲得結論,其得益不僅僅是結論的獲得,更主要的是培養(yǎng)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方法,激活了其學習的動機。
5、要明確主導性,積極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教師是整個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它的作用只是“輔助”,不能“反客為主”,教師在教學中不能是“放映員”,要讓教師根據(jù)自己的掌握理解,幼兒的反饋信息,協(xié)調好課堂教學的進度,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實際進程隨機選擇,靈活運用,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6、要注重整體性,傳統(tǒng)教學媒體與多媒體相結合
俗話說“寸有所長,尺有所短”,現(xiàn)代教學手段的應用并不是幼教改革的一個孤立的方面,任何媒體都有其獨特的適應性,幼兒的思維是具體形象思維占優(yōu)勢,所以在教學中,要準確把握幼兒的認知能力和認知規(guī)律,樹立“以幼兒為主體”的思想,發(fā)揮幼兒的各種感官,把動手和動腦有機結合起來,讓幼兒通過多種途徑獲得知識。
7、要及時反饋幼兒活動情況
及時反饋是幼兒和計算機交流的一大特點,計算機輔助教學可以通過教學軟件對幼兒的操作進行評價。如為了了解幼兒對“按數(shù)序找小動物”這個活動的掌握程度,可以讓幼兒在電腦中完成此項操作并由電腦進行評價。這是傳統(tǒng)教學方法無法實現(xiàn)的。而且,這種反饋過程還體現(xiàn)了“尊重兒童”原則,電腦總是以幼兒可以理解的方式(“給一個爛蘋果”或“小兔子哇哇大哭”等)告訴他們:“你錯了!”這樣,幼兒發(fā)現(xiàn)自己的錯誤時,首先感到的不是沮喪,而是好玩,激起他再操作的愿望。
1.忌課件的創(chuàng)意與制作“脫鉤”
有些教師的創(chuàng)意比較新,但由于制作技能的缺乏,往往造成課件呆板單調、索然無味。一個形式呆板的多媒體課件與圖片加語言的教學方式是沒有什么區(qū)別的,它所獲得的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2.忌課件代替幼兒的思維與操作
目前的課件大多側重于教會幼兒知識,如把教材內容中抽象的化為形象的,理性的化為感性的,主要呈現(xiàn)原本需要教師講解、幼兒思考和動手操作的東西,不少課件充當了電子圖書的角色,這跟素質教育思想大相徑庭。好的課件應符合啟發(fā)性原則,努力調動幼兒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幼兒能力,促使幼兒積極參與,而不能越俎代皰。
3.忌片面追求“技術含量”
許多教師希望多媒體課件“好玩”一點、“花”一點,這往往造成界面色彩艷麗、字體變化繁多、畫面背景復雜,大量的三維動畫使一個課件動輒數(shù)十兆(不利于交流傳播),這種片面追求“技術含量”的結果,影響了幼兒對教學重點、難點的關注,影響了教學效果。只有充實的內容與完美的形式有機結合,才能真正達到傳授知識、調動幼兒學習積極性、改善教學環(huán)境的目的。
4、忌為純粹為用而用
有些多媒體的制作與應用在活動中的參與并不多,甚至只是為了要插上一個多媒體課件而設置一個多余的環(huán)節(jié),它在整個活動過程中的作用并不大,說不定卻適得其反,成了一個敗筆。這說明教師并沒有從具體的教學內容和目標出發(fā),明確課件該用在什么地方,什么時候用,怎么用,期望收到什么效果,以真正達到利用多媒體促進教學優(yōu)化的目標。
多媒體輔助教學以其特有的科學性和形象性,顯示出獨特的內在魅力,促進了教學形式的多樣、教學過程的優(yōu)化和教學質量的提高。但是,在實踐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多媒體教學活動還存在一些問題,影響其作用的正常發(fā)揮。
1、提高教師教學的觀念有些教師一遇到公開課,就想到了多媒體。認為應用多媒體上課很順應潮流,感到自己是在時尚的前列,只要用到現(xiàn)代教學媒體就能上出新意。這是老師們對現(xiàn)代教學媒體認識的偏差,過分強調了電腦的作用,而忽略了自己才是活動的主導。
2、提高教師對電腦的應用水平眾所周知,要使用多媒體電腦,就要會制作課件,課件對于每個教師來說并不是很容易掌握,課件的質量直接會影響到教學的效果。而且課件做好了也并不等于課就上好了,教師仍要通過自己的語言、表情、動作等手段,多方面影響幼兒,根據(jù)幼兒的反應,靈活地有針對性的處理問題,進行教育。課上的操作技巧也能直接影響活動的效果,教師如果不熟悉操作過程,就容易出錯,這樣就給整個活動大大打了折扣。
(供稿:郭彤洋 校對:崔柳 郭彤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