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12-14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次
一、目前幼兒園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十幾年來,隨著我國幼兒教育事業(yè)的迅速發(fā)展,幼兒園(所)數量驟增,辦園形式日趨多樣化,陳舊的幼兒園的管理方法和手段顯得難以適應,暴露出的問題亦越來越突出。
1、幼兒園管理者素質偏低,難以掌握科學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管理仍處于“經驗型”的水平
從我們掌握的情況看,管理缺乏目標,整天忙于具體事務,能做多少算多少;工作不分主次;辦事憑感覺和經驗;對上滿足于所布置的工作,對下滿足于發(fā)號施令,指揮多于引導,命令多于說服,加之目前許多幼兒園經費匱乏,園長把主要精力放在籌措資金上,無暇學習和鉆研管理理論,自身素質和管理水平更是難以提高。
2、管理缺乏整體性和協(xié)調性
幼兒園有效的管理應該是從幼兒園的整體目標出發(fā),充分協(xié)調管理中人、財、物、事、信息、時空六大要素之間的關系,加強各部門之間的配合與協(xié)作,實現最佳的整體效益。但我國的幼兒園往往不能正確地處理整體和局部的關系,過分強調局部利益,以局部代替整體。
3、幼兒園管理目標與實際工作脫節(jié),預定目標無法實現
以往經驗型、事務型的管理模式,不重視管理目標的制定,現在的幼兒園雖然意識到了目標管理的重要性,但目標與實際管理活動之間常常是脫節(jié)的,表現在:一是園領導的工作常常偏離目標。雖然制定了目標,但園領導在做具體工作時,經常把目標丟在腦后,心中無數,目標形同虛設;二是不能對總體目標進行分解,使目標落實到各部門和各項工作、活動中,目標過于籠統(tǒng),缺乏可操作性;三是缺乏實現目標的具體計劃、措施和手段,也就是說目標與管理活動之間缺乏實現的橋梁。
4、缺乏評價管理效果和質量的可靠標準和方法
衡量一所幼兒園的保教質量的辦園水平,需要借助科學的評價手段。但目前幼兒園的評價工作缺乏可靠性和科學性,表現在:
一是一些行政管理部門或幼兒園自定的評價標準過于籠統(tǒng)、抽象,缺乏可操作性,一些指標根本無法測定;
二是評價中主觀性、隨意性較大,方法和手段欠科學。如:評價方案中各項目的權重和分值基本上是評價者憑借主觀經驗賦予的,很少采用量化方法,對評價結果大多采用定性的綜合分析和等級評定,缺少量化分析;
三是評價只注重結果,不注重整個管理過程的正確性和有效性。評價中存在的這些問題大大降低了評價的信度和效度,影響了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和真實性。
除幼兒園管理自身所存在的問題外,一些與幼兒園管理有關的不利因素也在不同程度上制約著幼兒園管理工作的改進和提高。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缺乏上級主管部門的有效指導
目前,絕大多數幼兒園是部門和單位辦園,在領導體制上隸屬于主辦單位,這些主辦單位在資金、設備、人員方面給予了幼兒園必要的支持,但他們往往缺少懂幼教業(yè)務的專業(yè)人員,不能對幼兒園實施有效的指導。而幼兒園的業(yè)務主管部門又必須通過主辦單位來實施對幼兒園的業(yè)務領導,這種間接的業(yè)務管理難以產生直接效果,甚至會出現上級管理要求和意見不能及時傳達到幼兒園或幼兒園在貫徹執(zhí)行上出現偏差的現象。
2、幼兒園的辦園自主權得不到落實
雖然《幼兒園管理條例》和《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中明確規(guī)定“幼兒園園長負責幼兒園的全面工作”,但在幼兒園實際管理活動中很難得到落實。幼兒園的經濟權、人事調配權、教職工的聘任權基本由上級主管部門掌握,園長的責、權、利不統(tǒng)一,只能履行職責但缺乏相應的權力。特別是在用人上,“想要的人進不來,不想要的人推不出去”,使得幼兒園的管理改革無法順利進行。
3、幼兒園收費偏低,辦園經費短缺,辦園條件簡陋
長期以來,幼兒教育作為一項福利事業(yè)收費一直偏低。近年來,隨著物價的上漲,辦園經費支出越來越大,收取的保育費難以應付日常開支,加之許多主辦單位只撥付教職工的人頭費,使得幼兒園無力再拿出資金改善辦園條件。一些陳舊的設備得不到更換,房屋得不到修繕,玩教具、教學材料、圖書數量不足。保教質量、管理效果自然受到影響和制約。
4、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幼兒園管理體制對市場經濟缺乏承受力和應變能力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幼兒園基本上是處于主辦單位“全包”的封閉狀態(tài),事事由主管部門安排,幼兒園只管關門辦園。而面對市場經濟的新形勢,許多幼兒園缺乏足夠的心理準備和承受力,一旦沒有了上級部門的財力支持,就顯得無所適從,難以應對。當前,一些企業(yè)在轉換經營機制,為減輕企業(yè)負擔,將幼兒園從企業(yè)中分離出去,幼兒園成為自負盈虧的經濟實體,面對這種管理上的轉軌,由于沒有配套的改革措施,導致一部分企業(yè)辦園陷入困境,被迫關、停、并、轉。
通過對幼兒園管理中的主要問題和制約幼兒園管理水平的相關因素的分析,使我們對幼兒園的管理現狀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同時也為深化幼兒園的管理改革,切實提高管理效益和質量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啟示。
二、幼兒園管理改革的主要對策
針對幼兒園目前的管理現狀,應采取以下對策:
1、改革辦園體制和辦園模式
多渠道、多形式發(fā)展幼教機構幼兒教育具有地方性和群眾性的特點,發(fā)展幼教事業(yè)不可能也不應該完全由國家包下來。因此,我們必須采取動員和依靠一切社會力量,多渠道、多形式發(fā)展幼教事業(yè)的方針,鼓勵和支持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機關、社會團體、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公民個人舉辦多種類型的幼兒園,變國家辦為大家辦,逐步建立起“社會辦園為主,政府辦園為輔,個體辦園為補充”的辦園新格局,具體措施是:
(1)有條件的部門和單位應繼續(xù)辦好所屬幼兒園確因轉換經營機制需要分離幼兒園的企業(yè),應本著平穩(wěn)過渡的原則,將幼兒園交給當地行政部門統(tǒng)籌安排,由社區(qū)或由具備條件的團體、個人舉辦。
(2)加強社區(qū)的幼兒教育功能,促進幼兒教育的社區(qū)化鼓勵社區(qū)舉辦多種形式的,正規(guī)與非正規(guī)的兒童活動機構,如:兒童活動中心、兒童圖書館、玩具室及其它運動和游樂場所,也可開辦定時制或臨時制的托兒班、幼兒班。
(3)采取多種辦園形式為鼓勵社會各界積極投資興辦幼兒園,本著“誰投資、誰辦園、誰管理、誰受益”的原則,可以采取捐資、獨資、合資等種種途徑籌措辦園資金。城市要在辦園形式方面,改變幼兒園單一的全日制形式,增加寄宿制幼兒園比例,開辦半日制、季節(jié)制、定時制的幼兒園;有條件的地方還可舉辦特色幼兒園,以適應不同家長對子女培養(yǎng)的需要。經濟比較發(fā)達的農村以舉辦正規(guī)的鄉(xiāng)鎮(zhèn)中心幼兒園和村辦幼兒園為主,條件一般的地方應以發(fā)展學前班和混合班為主。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地區(qū)應發(fā)展低費用、非正規(guī)的幼教機構,如:巡回輔導站、親子活動站、兒童游戲小組等。
(供稿:張潔瓊 校對:張潔瓊 郭彤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