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4-27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次
閱讀推廣人,恐怕是只有在中國才有的一種稱謂,原因為何?我們讀書少嘛!根據權威統(tǒng)計,我國是全球人均閱讀量最低的國家。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有很多種,與經濟和教育的不均衡有關,但最主要原因我認為是中國殘酷而繁重的應試教育所導致國人覺得讀書是天底下最痛苦的差事,而不是一件快樂的事,所以一旦完成了學校的各等級教育之后,就再也不愿意去碰書了,進入社會后,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中,更不會主動地去和書籍親近,更別提熱愛了!
雖然我是一個童書出版人,但我的另一個身份是閱讀推廣人,在兩年之內,我利用業(yè)余時間,跑遍了全國二十多座城市,講了111場講座,有時我就想,一個連閱讀都需要推廣的國家,是件多么悲哀的事,但換個角度想,如果沒有人推廣閱讀,是不是更是一件悲哀的事?
講的多了,見的人多了,我對于閱讀推廣人和讀者這兩個群體的情況,都比較熟悉,可以看到一些發(fā)展的脈絡和特點。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閱讀推廣人”走上閱讀推廣的路,可在十年前,卻完全不是這個樣子,那時的閱讀推廣人還很少,也不叫閱讀推廣人,他們都是以專家和學者身份出現(xiàn)在各種雜志上,博客上,各種會議論壇上,比如紅泥巴的阿甲老師,梅子涵教授,彭懿老師,朱自強教授等學者,他們都是以專業(yè)的視角去解讀繪本,分析圖畫書的創(chuàng)作手法,表現(xiàn)形式,文學和藝術性,包含的教育意義,心理學,社會學等等知識,是一種類似學院派的專業(yè)方式肢解,揉碎,再分析,專業(yè)性非常強地向讀者推介繪本,當然,第一批受他們影響的讀者,也是一些高知階層,很多還是有過留學背景的,于是,繪本開始逐步從小眾讀物,從象牙塔上開始走向民間,第一批受影響的讀者媽媽們,通過跟自己孩子的親子共讀,也積累了很多實踐的經驗,加上自己所學的知識,有些人也開始了閱讀的推廣,去影響身邊的朋友、同事以及跟自己同樣是媽媽的人,但依舊傳播的速度不快,輻射的人群范圍也不大,隨著這幾年的互聯(lián)網的崛起,社交軟件的滲入人們生活和工作中,使得溝通和傳播變得容易和便捷,于是,繪本的閱讀和推廣,走向了有些如火如荼的境地,開始涌現(xiàn)出一批草根閱讀推廣人,盡管每個人對繪本的理解深淺不一,但對閱讀的推廣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從十年前的一本繪本銷量,三年賣5000本,到現(xiàn)如今一個小時賣上萬本,這個變化,我想,閱讀推廣人所起到的作用是功不可沒,當然,要感謝互聯(lián)網技術的進步,以及社群營銷的力量。這就是十年來的變化,繪本熱度持續(xù)增溫,是件令人開心的事,但也有一些令人擔憂的問題出現(xiàn),我到各地講座中發(fā)現(xiàn),還有很多很多老師和媽媽,還不知道繪本是什么東西,這個龐大的群體,不是說只存在于中小城市中,在省會等二線城市中,依舊大量的存在,而這個群體力,不乏很多高知階層,正如郝廣才先生所說:“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你在天涯,我在海角,而是我讀過繪本,你卻不知道!”這也是我們眾多閱讀推廣人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這說明我們的任務還很艱巨,路還很長,對繪本認識還是空白的人,依舊很多。
對于閱讀推廣,我還有另一種擔憂,有些人把繪本閱讀的目的性,太過功利化,把繪本當藥,去醫(yī)治孩子的問題,這就有點走入了歧途,我認為的繪本閱讀,并沒什么了不起,這只是讓我們建立良好親子關系的一種很好的媒介,讓忙碌的爸爸們回歸家庭的一種方式而已,繪本也沒那么高深,它只是最適合兒童閱讀的一種書籍,我們所做的推廣,更多的應該是倡導讓閱讀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家庭,學校里到處都應該有好書相伴。家里有書香,生活才不會茍且。所以我特別提倡,我們每一個家庭,都應該有一個書房,或者是一面書柜,讓孩子從小所生活的家里,閱讀能夠像生活里如吃飯喝水一樣平常,如果孩子從小,就能在家里看到眾多的優(yōu)秀童書,那么他就會對書籍和閱讀有一種自然而然的親近感,一個習慣的養(yǎng)成,其實就是每天都有讀書的時刻,讓閱讀成為生活常態(tài)化,一個閱讀豐富和閱讀匱乏的人,我想,他們的之間的區(qū)別,骨子里透出的一種淡然的優(yōu)雅和行為上的粗俗。
我曾經說過的那句話:也許教育可以讓我們誤入歧途,但閱讀是自我救贖的一種途徑。
我們都期待閱讀推廣和閱讀推廣人消失的那一天,到那時,也就是閱讀真正成為了生活的常態(tài)。那樣的生活就是所有童話的結尾——我們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供稿:張潔瓊 校對:張潔瓊 郭桐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