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9-26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次
幾乎,每個孩子都會有過或多或少的無禮行為-包括對家人、對老師、對同學(xué)等等。針對孩子的這類言行,并不令人感到意外。那么作為父母,該如何有效得引導(dǎo)孩子呢?當(dāng)孩子表現(xiàn)出無禮,甚至令人惱怒的行為時,哪些事情該做?哪些應(yīng)該摒棄?
1.針對每件事情的個別處理
幾乎每個十幾歲的孩子都會以各種各樣的態(tài)度無情、無禮對待父母,其目的極可能在于表達(dá)自己的負(fù)面情緒,以及遇到的挫折。他們可能翻眼、頂嘴、不 屑一顧,甚至刺激父母。往往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很難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給予有效的回應(yīng)。然而,如果單純地就事論事,個別問題個別對待,也許就沒有那么困難。
2.說別人壞話
為人父母,有太多的機會通過行動告訴孩子:自己如何處理驕躁、消極、有壓力的情緒。如果父母待人無禮、粗魯,那么當(dāng)孩子也有類似的表現(xiàn)時,大可不必感到意外。
孩子時刻觀察并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即便父母對某個朋友不太待見,也應(yīng)該保持相互尊重的前提,并且從正面教育孩子,遇到這類情況如何處理。
3.決不注意到他們的優(yōu)秀行為
父母對孩子的稱贊,也是正確引導(dǎo)他們的一種方式。對孩子來說,這不僅僅是表揚,同時也感受到被尊重、被肯定。孩子會通過父母的夸獎,意識到小小的成功都會帶給自己很大的動力,并且形成以禮待人的良性循環(huán)。
4.偏袒孩子
如果孩子對別人出現(xiàn)無禮的行為,而父母一味站在孩子這邊,如:當(dāng)孩子抱怨老師布置了太多的家庭作業(yè),直呼老師姓名,甚至貶低老師,倘若這時家長同意孩子的觀點,那無疑等同于告訴他們:如果你認(rèn)為某人做錯了,就有權(quán)對對方不禮貌。
而事實是,應(yīng)該讓孩子知道,我們都會經(jīng)歷與別人意見相左的情況,如果換位思考,自己是怎樣的感受?教會孩子掌握平和、恰當(dāng)、有技巧的方式處理異議才是重中之重。
5.強制性尊重
如果父母對孩子說:“我是你爸\你媽,你必須尊重我!”盡管,父母的這種想法沒錯,但是,在提出這種要求的同時,可曾考慮到孩子的感受?在這一刻,你們有沒有尊重他?不要試圖強迫孩子,而是有效得激發(fā)他們的情感表達(dá),這樣將更長久、更堅固。
6.父母可以做些什么呢?
家長應(yīng)決定對孩子的哪項具體行為重點關(guān)注,哪些選擇忽略。記往,孩子的表現(xiàn)出的一些相對輕度的刺激性行為,并非完全針對父母,而是他們宣泄沮喪 的一種途徑。父母的角色則是更為客觀得幫助孩子處理這一切。當(dāng)然,這并不意味著父母完全不生氣,而是盡可能在摒除主觀情緒的前提下,與孩子形成有效的互動。
(供稿:張潔瓊 校對:張潔瓊 郭彤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