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10-12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次
幼小銜接是根據(jù)學齡前兒童身心的特點,從體、智、德、美諸方面,做好各項入學的準備,它包括心理和生理兩大方面。"如何幫助幼兒提高適應能力和學習能力"成了大班教師極其關注的問題。我們圍繞這一主題展開了多次討論,并制訂了以"體力、智力、安全、品質、習慣"五大方面為核心的階段性活動。在實施計劃的過程中,我們與家長密切配合、與小學低年級組教師合作,一邊研討一邊分析幼小銜接的有效措施,讓幼兒在快樂的活動中萌發(fā)上學欲望,樹立"我是小學生"的自豪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自我保護、學會與人友好相處等社會經(jīng)驗,為順利上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健全的體質--幼小銜接的根本
幼兒園與小學的作息制度差別大,小學早晨上學時間普遍為7:50前,比幼兒園提早40分鐘;幼兒園幼兒11:00在園用午餐、12:OO~14:30午睡,而小學生上午11:10放學,下午14:30回校上課;幼兒園以游戲活動為主,而小學上午三節(jié)課、下午兩節(jié)課。通過對比可見,小學生休息的時間少了,學習的密度變大了,如果幼兒的體質不好,就很難適應這種生活節(jié)奏上的變化,容易生病。為此,我們在大班下學期堅持開展"每周運動計劃",引導幼兒每日為自己安排一項簡單、易完成的體育活動項目,并在表格上設立一欄"完成情況"督促幼兒完成運動。表格如下:
在第一次的運動計劃中,幼兒將自己所有喜歡的運動項目都畫在計劃表里,有的要游泳、打羽毛球、踢球、射飛鏢,還有的安排周末和爸爸媽媽去爬山,應有盡有。但一些運動項目需要合作伙伴,很多幼兒制訂計劃后卻不能落實。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象,我們利用學期初家長會,與家長探討"加強體育鍛煉增強幼兒體質"的重要性,發(fā)動家長配合幼兒完成運動計劃。
除此以外,我們每日保證2個小時的戶外體育活動,每周安排一個下午開展體能訓練活動,以體育游戲的形式融合基本動作的練習,如立定跳遠、縱跳觸物、匍匐前進等,讓幼兒在掌握體育基本動作要領的同時提高身體的協(xié)調性,促進身體機能的發(fā)育,增強體質。
當然,要提高身體的抵抗能力,營養(yǎng)攝入也是不可忽視的。我們通過評比欄"誰的星星多"表揚激勵不挑食、按時用餐的幼兒,并開展"我的營養(yǎng)早餐""小小配餐師"等談話、操作活動,讓幼兒了解常見食物的營養(yǎng)成分,引發(fā)食欲,養(yǎng)成良好的進餐習慣。
二、活躍的思維--幼小銜接的階梯
O到8歲是人類智力結構及整個心理機制開始形成和建構的關鍵期。美國心理學家塞司登把智力概括為七種主要因素:即詞語理解能力、語言流暢程度、計數(shù)能力、空間知覺、記憶能力、知覺速度、推理能力。思維是智力的核心,皮亞杰認為,教育的最高目標是培養(yǎng)具有邏輯思維能力和掌握抽象復雜概念能力的人,教育的目的不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兒童學會如何思維。
大班幼兒正處于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為了確保他們升人小學后能盡快接受有系統(tǒng)、有條理的思維訓練,我們從語言表達、科學探索兩方面加強輔導,拓展幼兒的知識經(jīng)驗,提高思維的敏捷性與積極性。
1.播報、演講、辯論,以語言發(fā)展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為了培養(yǎng)幼兒語言表達和詞語理解能力,我們開設了每日餐前播報、演講半小時活動,播報的內容有新聞、十萬個為什么、故事、我家趣事、快樂假日等,鼓勵每個幼兒走向舞臺,展示自己的語言魅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充當引領的角色,從幼兒的實際出發(fā),分階段設定不同的交流主題,并及時將內容、時間等安排以紙條的形式分發(fā)給家長,讓孩子與家長有目的地分期準備相應的講述稿件,并讓孩子熟悉稿件,教師則從語調語速、表情動作和舞臺形象等方面加以指導提升。通過家園配合,幼兒在"聽、說、學"的循環(huán)互動過程中得到鍛煉、獲得經(jīng)驗,不斷豐富詞匯,提高對語言的感知、理解及表達能力。
思維的靈活性也決定著語言的質量,為了促進幼兒積極地思考、表達,我們每周開展一次"小小辯論賽",辯論題目有:女孩好還是男孩好、水果好還是蔬菜好、雨天好還是晴天好……在辯論初期,幼兒辯論意識差,有的說著說著就忘記自己屬于哪一辯方,有時為了反駁對方,竟急得說不出話,還有些害羞的幼兒一言不發(fā)。要辯論就要有理有據(jù),為了幫助幼兒儲備經(jīng)驗,提高辯論效果,我們將辯論時間調整至周一上午,并提前計劃內容,鼓勵幼兒在周末和爸爸媽媽一起閱讀查找相關資料,做好準備。在家長的支持下,幼兒慢慢地學會辯論的技巧,學會舉例、學會反問。值得欣慰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幼兒不僅學會了文明爭辯,他們思維的積極性與靈活性都得到了鍛煉與提升。
2.剪報、探索、實驗,以經(jīng)驗建構拓展思維的廣闊性。
經(jīng)驗產(chǎn)生智慧,但怎樣的經(jīng)驗才有利于幼兒的思維發(fā)展?什么樣的經(jīng)驗建構方式才能讓幼兒把學習、思維當成一件快樂的事?一味地要求和灌輸只能適得其反。結合我們班幼兒動手能力強,識字量大、閱讀能力強的特點,我們開展剪報區(qū)域活動,提供廢舊圖書、報紙和常見的幾何圖形板,讓幼兒在8開卡紙上設計簡單的版面,再剪貼補充文字和圖片。制作的過程促進幼兒自主閱讀、推理判斷、合理選擇符合主題的內容,積累了豐富的知識經(jīng)驗。
探索是思維的品質,也是一種學習的能力。一年一度的"科技節(jié)"是我園的品牌活動之一,也是大班年段教學的常規(guī)工作。結合科技節(jié)的開展,我們將實驗探索分階段落實到日常教學中,讓幼兒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感受科學現(xiàn)象的奇妙,激發(fā)探索的欲望。如把一個普通的飲料瓶裝飾成可愛的小丑,在它兩側的中間釘上幾個小孔再裝上水,幼兒會發(fā)現(xiàn)小丑的耳朵會噴水,而且不同水位的小孔噴出的水線還是不一樣的,從而探索水壓的秘密。
三、安全意識--幼小銜接的保障
有安全意識,才能保障生命的安全??涩F(xiàn)如今,令人揪心的校園安全事故屢屢發(fā)生,輕則摔傷破皮、重則傷筋動骨甚至影響生命。防止事故的發(fā)生除了從客觀條件上創(chuàng)設安全的環(huán)境,更重要的是從主觀意識上提高教師和幼兒的防護意識。在幼兒園從早上7:40入園至下午17:3O離園都有固定的教師和保育員守護陪伴著幼兒,但在小學,除上課45分鐘教師與學生同在教室,其余時間學生自由活動空間大,所以小學生更需要有強烈的自我安全保護意識。
如我園會定期進行火災逃生演練。我園教學樓有三層,每層三間教室,教學樓前是寬敞的操場,學園安全小組統(tǒng)籌協(xié)調左右兩邊樓道的通行班級,當警報發(fā)出后,全校師生立即快速、安全地進行疏散,班級兩位教師一前一后指導幼兒迅速掏出手絹,用水浸濕后掩住口鼻,俯首低行,有秩序地跑出教學樓,來到安全區(qū)下蹲,教師及時清點匯報人數(shù)。通過演練,幼兒不僅掌握了火災逃生的方法,也提高了對安全事故的警惕能力。
在家園聯(lián)系欄中,我們開辟"安全自救每周一問"的知識園,與家長分享怎樣處理家里的危險用品,如火爐、熱水瓶等、孩子獨立在家該注意什么、幼兒摔傷怎么辦……讓家長明確在家應注意對孩子獨立行為能力的培養(yǎng),學會摔傷或砸傷后不能亂揉及用手緊壓傷口止血等辦法,提高家長培養(yǎng)孩子自我保護能力的意識和能力,達到安全教育的家園一致性。
四、優(yōu)秀的呂質--幼小銜接的條件
科學家愛因斯坦說:"優(yōu)秀的性格和鋼鐵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學更為重要,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性格的偉大。"一個人的優(yōu)秀品質首當其沖應該是"善良、博愛",只有心中有他人才能被他人接受和喜愛。大班幼兒雖在家仍是父母的寶貝,但在幼兒園里卻是大哥哥、大姐姐,是中小班幼兒心中學習的榜樣。期初,我們組織幼兒到寶寶班和新生一起做游戲,表演唱歌、跳舞等節(jié)目,幫助寶寶們減少分離焦慮,更快地適應新環(huán)境。每天還安排值日生輪流到小班扮演小老師,幫助弟弟妹妹如廁、穿脫衣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這樣的大帶小活動中,一方面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了大班幼兒的關愛意識、責任意識,同時也幫助小班幼兒盡快適應集體生活。
結合課題"在各領域教學滲透德育工作"的研討,我們開展重陽節(jié)送溫暖、父親節(jié)的禮物、給媽媽洗腳、六·一義賣、分享禮物、關愛山區(qū)伙伴等情感培養(yǎng)系列活動,讓幼兒學會分享、學會表達稚嫩的愛。在小學,雷鋒、孔繁森事跡是少先隊員心中鮮明的旗幟。而幼兒園里,我們就是用這種為他人服務的行動來讓幼兒感受付出的快樂,學會感恩。
五,適宜的習慣--幼小銜接的關鍵
從小養(yǎng)成好的習慣,將終身受益。在大班,我們側重培養(yǎng)幼兒獨立自主的生活習慣和傾聽、閱讀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生活上逐步改變幼兒吃飯慢又不專心、賴床拖拉等不良習慣。鼓勵幼兒獨立用餐,并為幼兒準備一個小鬧鐘,讓幼兒做到準時起床、入園,學會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完成任務,形成時間意識。
學習上通過開展"分級閱讀",培養(yǎng)幼兒專心閱讀、自主思考、有序觀察的習慣。通過智力練習、繪畫活動引導幼兒學會細心傾聽、正確握筆、端正坐姿,養(yǎng)成認真做事的習慣,并學會管理學習用品,懂得保持文具、書本整潔。
除此以外,小學環(huán)境中有大量的新規(guī)則出現(xiàn)(如進老師辦公室要報告、上課不能喝水、手要放好不能做小動作),幼兒難以記住和遵守,這成為不少新生在學校受批評的主要原因。因此,大班下學期,我們和幼兒一起制訂班級活動規(guī)則,并用圖解的形式張貼在教室的墻面上,如舉手發(fā)言、輕步走路、輕拿輕放玩具、上課不隨意走動、下課記得上廁所等。幼兒在參與討論、繪制規(guī)則圖的過程中,將常規(guī)要求熟記于心,主動地遵守,逐步養(yǎng)成守規(guī)矩的習慣。
(供稿:張潔瓊 校對:張潔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