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強調、突出的是“活動”,即幼兒在活動中的探究、學習,教師在活動中的引導、啟發(fā)。力圖實現(xiàn)“幼兒積極主動地學,教師積極有效地教”這樣一一種互動與同構的教學過程,也只有這樣,才能呈現(xiàn)出…個幼兒喜歡且高質量的課堂。多年來,我一直在探索集體教學活動中有效的師幼互動的方法.以此真正建立起“活”的課堂,讓幼兒“樂”在其中。
全方位關注幼兒,為高效的師幼互動“奠基”
教學現(xiàn)場能否“動”起來.主要取決于教師上課時的“心態(tài)”。多數(shù)教師在組織數(shù)學時,都希望自己預設的問題能順利獲得正確的答案.伴隨著這種心理,往往會忽略了很多有“思想”的孩子,導致課堂氣氛平淡。如果教師能夠全方位地關注幼兒、解讀幼兒,就會讓教學活動變得生動。
1.善待思維跳躍的幼兒
在教學活動中,面對思維跳躍、有思想的幼兒各種“意外”的聲音,教師不應充耳不聞或習慣性地“打壓”,要善待這些幼兒,耐心傾聽他們的見解,做出適時的回應。
2.留意思維縝密的幼兒
思維縝密的幼兒往往“潛伏”在我們錯誤地以為“反應慢”的幼兒中,常被我們認定為理解能力弱。其實不然,這樣的幼兒正是因為恩維縝密、思考深入,所以不能馬上參與活動或發(fā)表觀點。這時,教師應主動詢問,積極引導幼兒。
3.關注有獨到見解的幼兒
面對這樣的孩子,教師應該做到從幼兒的角度看待事物,選用適當?shù)慕虒W策略,讓幼兒在自主探究學習中,調整、構建新知。
4.尊重愛提問題的幼兒
善于觀察和思考的幼兒往往具有問題意識,樂于提出問題,在集體教學中,教師要敢于接住幼兒拋過來的“球”,從而有效地引導他們進一步的探究學習。
全方位的解讀幼兒,就為高效的師幼互動提供了必要的準備。除此之外,還要全面關注幼兒的學習方式、學習狀態(tài),及時調整活動中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彰顯教學活動的“有趣”和“靈動”。
巧用多種互動策略,打造幼兒“樂學”課堂
在集體教學活動中,全面觀察、解讀幼兒后,運用有效的互動策略會提高師幼互動的質量,引發(fā)幼兒學習的主動性,讓幼兒在活動中真正感受到快樂。
1.正面引導——答疑釋惑
集體教學活動中,幼兒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意外”的聲音,當“意外”發(fā)生時,教師要及時判斷其價值,采取正面引導的教學策略。
如大班舞蹈活動“男兒當自強”中,在認識方陣這個隊形時,我借助了國慶60周年閱兵式的視頻,當畫面中出現(xiàn)海陸空三軍整齊劃一的方陣隊形時,一名幼兒卻走到大屏幕前,用手指著炮兵方陣說:“怎么炮兵走歪了?”面對這樣意想不到的問題,我運用正面引導的方式及時做出回應:“你觀察得很仔細。那你們看炮兵前面的海軍走得怎么樣?”幼兒說:“整齊!”我又說:“海軍叔叔們不怕吃苦,每天苦練,才走得這么整齊,而且在這次閱兵式上立了一等功。我們一會兒站隊時要怎樣站?”幼兒說:“要站得整整齊齊!”在我的積極引導下,孩子們接下來的學習興趣非常高漲,活動開展得異常精彩。
所以,面對種種“意外”,只要教師心中裝有大目標,積極采用正面引導的方式即可答疑釋惑。
2.主動“出擊”——探尋幼兒真實想法
在集體教學活動中,當某些幼兒對探究的問題表現(xiàn)出不認同的情況時,我們要采取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去探尋幼兒的真實想法。
如大班科學活動“平衡的秘密”中。幼兒通過實驗了解到:支撐面越大物體越容易保持平衡,反之,支撐面越小物體就不易保持平衡。在活動的最后環(huán)節(jié)結合生活拓展經(jīng)驗時,我出示了一幅圖片,內容是一個幼兒走在海邊的石頭路上。我提出問題:“在海邊,走什么樣的石頭最穩(wěn)當?”一名幼兒根據(jù)已有的平衡實驗經(jīng)驗回答:“踩面大的石頭穩(wěn)當。”我及時追問:“誰同意他的說法?”孩子們紛紛舉手表示同意。這時,我發(fā)現(xiàn)一名坐在最后面的小女孩沒有舉手,就主動走過去和她交流,小女孩說:“踩大石頭穩(wěn)當,可是,有的大石頭下面有小石頭,這樣踩上去也容易摔倒。”她的回答讓我非常驚訝。原來她是一個思維縝密的幼兒。正因為思考深入才沒有簡單附和同伴的觀點。我及時肯定了她的回答,順勢給全班幼兒提升新經(jīng)驗:“這個小朋友說得很好,踩大石頭應該是最穩(wěn)當?shù)模墒俏覀円惨屑氂^察,看大石頭下面是不是穩(wěn)當,如果不穩(wěn)當踩的時候也容易摔倒啊。”這段師幼互動,也讓幼兒真正明晰了所學知識如何在生活中靈活地運用。
思維縝密的幼兒在活動中往往會表現(xiàn)得比較被動,這時,教師要主動“出擊”,引導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助推幼兒大膽實踐,讓看上去“慢半拍”的幼兒也有表達和展現(xiàn)自我的機會。
3.接納引導——幫助幼兒調整以識
教學活動中偶爾還會出現(xiàn)“堅定異樣”的聲音,即幼兒的觀點和教師的不同。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不應排斥,而要采用接納引導的策略來應對。
如大班綜合活動“中國功夫”,預設的核心情感目標是:喜歡中國武術,感受武術的強勁有力,體驗成功與自信。但在談話交流中,部分幼兒的觀點是:跆拳道厲害。這些孩子的觀點也是來源于生活經(jīng)驗,當下,各地開設了許多跆拳道館,部分幼兒也參與到了跆拳道的練習中。然而跆拳道發(fā)源于韓國,如何讓幼兒了解享譽世界的中國武術,進而對中華文化、中國功夫產(chǎn)生喜愛之情,在這個活動中就顯得尤為重要。此時,教師若把自己的理念強加給孩子是不恰當?shù)?最好的方式是用事實“說話”。所以,活動中,教師通過展示中國功夫圖片、播放武打明星李連杰的表演視頻、呈現(xiàn)外國人跟中國人學習武術的照片等形式。在中國功夫背景音樂的烘托下,讓幼兒自主探究圖示,學習武術動作,幼兒自身的感受悄然發(fā)生了變化。最終真正喜歡上了中國功夫。
師幼觀點沖突的時候,教師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幼兒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暫時接納幼兒的觀點,采用迂回的方式,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互動式的“問”——引發(fā)師幼深度互動
互動式的“問”包括:多說“猜一猜”、有效地“追問”、引發(fā)幼兒“發(fā)問”。
多說猜一猜。如大班科學活動“認識水溫計”中,在幼兒探究“水溫汁放到水里時紅色液體柱會發(fā)生什么變化”之前,鼓勵幼兒針對問題大膽猜想。“猜想”后的幼兒會積極地投入到實驗中,通過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猜想,這對幼兒來說是一件非常有意義和有趣的事情。
有效地追問。如大班健康活動“男女有別”中,當我提出“男孩、女孩身體上有什么不同”這個問題后,孩子們都捂嘴偷笑,沒有一個舉手回答的。于是我抓住契機追問幼兒:你們不知道嗎?為什么不說啊?孩子們紛紛表示:不好意思說。緊接著我出示了男孩、女孩剛出生時的照片讓孩子們看。這時,有幾個孩子開始舉手了,說出了男孩女孩生殖器官的不同。我又及時追問:“剛才大家都不好意思說。說明這些地方怎么樣?”孩子們心情放松下來,開始熱烈地討論起來。由此可見,教師在活動中敏銳地捕捉教育信息,展開有效追問,會讓互動內容更加深入,會讓活動更加“靈動”。
引發(fā)幼兒“發(fā)問”。如大班社會活動“上學路上”最后環(huán)節(jié),我把發(fā)問權還給幼兒。師:小朋友們對于上小學還有什么不明白的事情,可以問一問老師。這一問題的提出,使幼兒的思維迅速變換了角度,由接受、回答、解決問題,轉變?yōu)閷ふ依Щ?、主動發(fā)問。幼:上小學睡不睡中午覺?上小學有沒有大晚班?上小學去早了干點什么?師反問:這個問題,誰知道?教師及時的反問,會調動全班幼兒思維的積極性,讓他們都來參與到問題的討論中。在幼兒充分討論屆,我會再給予經(jīng)驗上的提升和小結。
引發(fā)幼兒“發(fā)問”這一策略,由單一的師生互動,巧妙地引發(fā)了生生互動,使課堂氣氛變得異?;钴S。
潛心教育教學,綻放“智慧”火花
1.讀中學
讀書,是教師智慧、才能的源頭。對于一名優(yōu)秀的幼兒教師,有三類書是必讀的:讀孩子的書、讀教育名著、讀幼教雜志。通過讀書,了解如何走進幼兒的世界,感悟教育專家的教育理念.學習前端的教學經(jīng)驗。
2.練中積
“練”就是針對一個活動,多次試講,反復磨課。在日常教學中,關注自己的細小失誤,不斷調整提問或回應的教學策略。在外出觀摩教學活動后,吸取他人的成功經(jīng)驗,效仿嘗試組織教學活動。在這一過程中不斷積累、豐富一線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
3.思中悟
“思”,即反思。每次組織集體教學活動后及時、深入地反思,反思教學策略是否有效,回應是否得當,從中感悟教學過程中的得與失。
4.寫中理
“寫”,即記錄反思內容。將反思的內容逐一分析,結合相關幼教理論,梳理、提升有效的教學經(jīng)驗。
總之,教學“智慧”不是信手拈來說有就有的,只有經(jīng)歷了工作中的辛苦磨礪,點滴積累,才會水到渠成地獲得。相信用智慧演繹的精彩教學活動,才能讓自己讓孩子真正感受到成長,享受到快樂。
(供稿:張潔瓊 校對:張潔瓊 郭彤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