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本書《超越粉色和藍色的養(yǎng)育之道:怎樣突破性別模式培養(yǎng)孩子》提出了用無性別的方法來培養(yǎng)孩子的觀點。下面列出了10件日常小事,家長們該為告訴過他們感到慚愧,盡管我們也不知道應該怎樣傳達信息才能更加突破性別模式。
1男孩不能哭
這條位于首位。這不僅是錯誤觀點和性別歧視,還是不健康的。在接二連三的研究中,能證明壓抑情感可導致身體疾病的證據(jù)已堆積如山。這些負面的身體癥狀和疾病大部分肯定都沒有性別傾向??奁且环N非常健康、適宜的方法,來發(fā)泄內(nèi)心深處更劇烈的悲傷、恐懼和憂郁。如果我們告訴他應該忍住不哭,這些負面情緒能傷害到每個人,包括我們心愛的兒子。
2別像個女孩
盡管與上一條告訴男孩不哭相似,但是這條涵蓋的范圍更廣,并更清晰地把行為分成了不同性別種類。我們應該感恩,我們沒有生活在過去那個時代,在那時。有些勢力強大的社會并沒有堅持讓男孩和女孩一生都應該按照金科玉律來做。再者,我們可可以請在精神健康領域的專家來證實,讓小孩子選擇參與另一種性別的活動并沒有壞處。愛玩得臟兮兮的女孩子以后并不會變得更強勢。同樣的,如果我們的兒子更喜歡創(chuàng)造或者戶內(nèi)活動,而對那些一般男孩子喜歡的游戲不太感興趣,也絕對不必引起警覺。
3長大后要像父親一樣
如果這聽起來對父親來說有點不好受,我感到抱歉。不過,在兒子的一生中,這世上還有許多比爸爸更合適的模范。我們許多人都能有幸知道許多成功的男性和女性,他們才是徹頭徹尾的偉大之人。有些父親并沒有在兒子的生命中充當意義重大、積極的角色。把孩子培養(yǎng)成一個迷你版的父親或者其他人,并不是重點,就此事而論,應該鼓勵孩子們選擇做獨一無二的自己。
4如果有人打你,你一定要知道怎么還擊
別人錯了,不等于你對了。沒人想看到自己的孩子以任何方式被人利用,所以就教孩子應該握起拳頭進行反擊,盡管如此,即使孩子是在學校后院的打鬧中進行自衛(wèi)的情況下,這也并不是父母能給男孩的最好的建議。選擇講清楚道理而不訴諸武力來自衛(wèi),決不羞恥。在拳腳相交之前,教導孩子解決問題的技巧,決不羞恥!
5男孩必須堅強
不一定要這樣。作為堅強的反面,脆弱中也有勇氣。盡管我們看到許多模式化的行為和反應,也有一些人已經(jīng)認識到,有時表現(xiàn)出脆弱能使人更親近。我們不妨告訴兒子,要做一個有人性的人,不必為假裝做一塊堅硬的“巖石”,感到壓力。
6男孩不必表達感情
呀!一直以來,能幫助我們贏得更多認可和重要性,以建立成功的關系。我們不必把這從私人生活延伸到工作場所。如果我們要有意義、有目的地與他人分享我們的生活,學習合適的公開表達感情,是我們能學到的最有價值的事之一。給兒子一個輕松的表達情感的方法,讓他們覺得,抑制情感并不是什么非做不可的事,這對孩子才是有益無害的。
7男孩總是男孩
這也許是真的,可是,如果是這樣,也許是因為,我們給孩子的是錯誤的建議。實際上,男孩會成為男人,繼續(xù)允許那些基于先入之見的、扎根于某人性別中的觀念的行為,是很不好的。如果我們讓兒子知道,我們持有強大的、先入之見的觀念,比如使用類似“男孩總是男孩”這樣的表達,那就是在給孩子打造模型,阻止他們成為自己。
8所有的女孩都想找有錢人
這種想法有很多問題。首先,我們說話時使用“所有”或“只”這些字眼,對培養(yǎng)孩子沒有幫助。這是灌輸模式思維的一種類型,會讓人們更疏離,而不是更親近。盡管有的女人尋找有錢人資助她們,而有的女人卻相反,會找那種幫助她們發(fā)展自己事業(yè)的男人。這會是個好主意,你可以回想一下,你自己小時候是在什么情況下接觸了這種思想,而你現(xiàn)在真的還相信你灌輸?shù)倪@些負面思想嗎?你也許會發(fā)現(xiàn),你已經(jīng)長大,你自己都不再相信這些負面的性別形象,甚至一點都不實用。
9越多越好
盡管有時經(jīng)濟不景氣,我們?nèi)陨钤谝粋€物質(zhì)高度發(fā)達的世界。如果我們教導兒子,一個男人的價值是由財富來衡量的,那么就貶低了其它不應被忽視的因素:品質(zhì)和人格。盡管教導兒子自力更生,服務社會,非常重要,幫助他們看到金錢和物質(zhì)以外的東西也很重要。沒有人證明過擁有最多玩具的人就是勝利者。實際上,一些世上最重要的人并不是因為財富和物質(zhì)而出名,而是他們的善心和利他主義。
10找到一個漂亮的女孩
對一個男人來說,有許多其它的品質(zhì)比堅強和養(yǎng)家糊口更重要,同樣的,除了萊塢明星和芭比娃娃的美貌以外,還有許多因素可以讓一個人美麗動人。幫助男孩認識到他們自己覺得什么樣的品質(zhì)和性格最討人喜歡,是很重要的。比如,他們可能喜歡一個善于運動的人,善于傾聽者,又或者是一個在學習上很聰明的人。讓兒子自己決定他們覺得什么樣的人吸引人,這是我們能給他的最好的禮物。
教導兒子,人們是一種更重視相同,而非差異的民族,這樣,我們不僅自己會成為更好的個體,在時機成熟,和不同生活領域的人合作時,你也能準備更加充分。
(供稿:張潔瓊 校對:張潔瓊 郭彤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