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惠星是一位在美國和韓國都享有盛譽的母親:她的六名子女皆畢業(yè)于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其中兩個兒子在奧巴馬政府中擔任副部長級職務(wù),被《華爾街日報》譽為“震撼華盛頓特區(qū)的第二代韓裔權(quán)力精英兄弟”;他們還是美國教育部選擇的“亞裔美國人家庭教育研究對象”。
全惠星6個子女的情況
大女兒慶信,哈佛畢業(yè),麻省理工學院理學博士,現(xiàn)任韓國中央大學化學系教授。
大兒子京柱,畢業(yè)于耶魯大學醫(yī)學院,曾任馬薩諸塞州衛(wèi)生和公共服務(wù)部部長,現(xiàn)任哈佛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副院長。
二兒子?xùn)|柱,中學獲得美國總統(tǒng)獎;哈佛大學醫(yī)學博士和麻省理工學院哲學博士。
三兒子洪柱,哈佛大學學業(yè)后,留學英國牛津大學,后回到哈佛大學獲得法學博士學位。之后受到耶魯大學法學院的邀請,成為該學院首位韓裔客席教授。現(xiàn)任耶魯大學法學院院長。曾出任助理國務(wù)卿,主管人權(quán)事務(wù)。
二女兒慶恩,哈佛大學法學博士學位后,曾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現(xiàn)任耶魯大學法學院臨床法學客席教授。耶魯大學聘請的首位非白人的女性客席教授。
小兒子定柱,哈佛大學社會學系畢業(yè)后,在波士頓美術(shù)博物館和紐約視覺藝術(shù)學院獲得了美術(shù)學領(lǐng)域的最高學位——MFA(藝術(shù)碩士)。
韓國首席媽媽的7個家教心得
1、媽媽們要懂得發(fā)展自我
2、絕對不要為孩子犧牲自己
3、創(chuàng)造一個在什么地方都能打開書本的環(huán)境
4、感情好的夫妻,更容易成為成功的父母
5、打開孩子心靈的方法
6、與孩子溝通的訣竅
7、讓孩子不用督促也會主動學習
下面是對上述7點的闡述,非常親切、感人,而且分享了很多有用的方法。
1、媽媽們要懂得發(fā)展自我
自我發(fā)展,就是在個人的職業(yè)范圍內(nèi),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己的才華。不管從事什么職業(yè),媽媽都要盡最大努力去開發(fā)自我。要想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孩子,就要先提高母親的能力。母親對一個家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母親應(yīng)該在工作和家庭中找到一個均衡點。是否進入職場工作并不重要,關(guān)鍵的是應(yīng)該以什么樣的態(tài)度對待自己所承擔的職責,能否積極主動地自我發(fā)展,有無能力排列事情的先后順序,并解決家庭和事業(yè)相互沖突所產(chǎn)生的矛盾和困難。
記得在我的孩子即將進入高中的時候,我也面臨過繼續(xù)工作還是照顧家庭的選擇。當時為了從財團那里爭取到更多的研究經(jīng)費,我如火如荼地開展了工作,并投入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
但在孩子面臨升學問題,需要對話和勉勵時,我仍然選擇了孩子們。
社會學學會的活動剛好訂在孩子正式開學的前夕,在我的專業(yè)領(lǐng)域里,這是非常重要的聚會,但是我?guī)缀鯖]有去參加過。
2、絕對不要為孩子犧牲自己
我懷上第一個孩子的時候,心情很焦慮。我日思夜想怎樣做個好父母,怎么才算好父母,加上當時又沒有別人的指導(dǎo),連相關(guān)的書籍也找不到。我陷在這樣的焦慮中,不能自拔。后來,我想起了我的父母,回憶起他們對我的教育過程,瞬間,不只是育兒問題,就連人生問題也好像是重新聚焦了一樣,變得清晰明朗起來。
我的父母不是為孩子無條件犧牲的人。他們始終在學習、進步,充實自己的人生,他們的生活態(tài)度和世界觀影響到了很多人,也成為孩子們的榜樣。
我從小時候他們對我的教導(dǎo)為起點,重新回顧了我的人生。這真是一次漫長而獲益匪淺的過程。在回憶中,點點滴滴的細節(jié),如同養(yǎng)分重新滋養(yǎng)了我的內(nèi)心。對我來說,懷孕不僅是做母親的開始,而且也是作為一個人,重新考慮今后的路、該做什么以及不該做什么等問題的寶貴契機。
一般懷孕的母親都是如此,在欣喜的同時會擔心自己是否有能力成為一個好母親。這種擔心是必要的,一定要聽從自己的感覺,有了擔心的情緒,不要逃避,不要視而不見,要多考慮如何解決和疏導(dǎo)自己的擔心。這時如果想不清楚的話,以后就可能受到影響,偏離好父母的標準。
那么,如何成為好父母呢?
很多父母愛孩子至深,可能認為要一切為了孩子,無條件為孩子犧牲,這樣才能保證孩子全方位受到呵護。但是我不這么認為。前面的文章中我也提到過,作為父母,關(guān)鍵在于如何能夠成為孩子們的引導(dǎo)者,幫助他們看到未來、走上屬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要想成為最好的引導(dǎo)者,父母首先要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標。為了目標,計劃好自己的人生,日積月累,始終進步,并有能力去幫助和影響他人,方能成為孩子的好榜樣。如果父母沒有這樣的能力,不能給孩子適當?shù)闹笇?dǎo)和幫助,不能讓孩子從內(nèi)心里感到敬佩,那么,孩子們自然不會向他們學習,即使他們?yōu)楦改傅酿B(yǎng)育之恩感激不盡。
僅僅有能力養(yǎng)育孩子,卻沒有能力引導(dǎo)孩子的父母,并不是合格和優(yōu)秀的父母。父母自己一定要有目標意識,即使為人父母了,也要繼續(xù)努力。父母的人生應(yīng)該是完整的,不能被孩子所隔斷。做到這點,反而會比無條件犧牲更難。但是,這才是真正愛孩子,也愛自己的父母要選擇的路。
在這一點上,我們要想想,現(xiàn)在我對孩子的所作所為是不是出于真正的愛?我是否被一定要為孩子無條件犧牲的這種價值觀所包圍,執(zhí)著于孩子,而忽視了讓自己成為被孩子所尊敬和愛戴的父母?我是否將孩子看作是去完成自己未完成的夢想的代理人?
父母生育了孩子,但并不能擁有孩子。父母和孩子從一開始就是各自獨立的,大家都有自己的人生之路要走,如果愛孩子,就要從“好母親情結(jié)”中擺脫出來,努力做自己。
最好的家長都是孩子的引導(dǎo)者,為孩子的成長出謀劃策。
3、創(chuàng)造一個在什么地方都能打開書本的環(huán)境
無論在家里的哪個角落,都有學習的氛圍。這一切都是我先生所營造出來的。不用強求他們?nèi)W,孩子們的眼里只能看到書桌和正在學習的家人,他們就會覺得學習是我們家庭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要想將學習習慣化,就要先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剛結(jié)婚的時候,在我們租住的公寓里只有一張書桌。我和先生都是喜歡學習的人,對我們來說,一張書桌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我說我可以先在茶幾上學習。但先生馬上反對,說那樣的小茶幾怎么能用來學習呢。
然而,我們當時的經(jīng)濟情況并不允許我們購買更多的書桌。所以,我先生只要有時間就去二手市場,希望能給我找到一個合適的二手書桌。終于有一天,他用很便宜的價格買回來了一張看起來不大卻很別致的高檔書桌。
在我們家,書桌并不僅僅是單純的裝飾家具,而是用于學習的特別家具。先生費心為我準備書桌,是因為他不但將我看作他的妻子,更將我視為一名學者,所以這張書桌才顯得更加珍貴。每天晚上刷完碗之后,我就坐在書桌前學習;哄著孩子們睡覺之后,我也會坐在書桌前繼續(xù)學習。看到母親努力學習的樣子,孩子們自然而然將學習當作是生活的一部分。
父母只要讓孩子們懂得學習并不是什么特別的事情,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就等于是為孩子做了一切有關(guān)學習的事情了。如果父母能夠自然地坐在書桌前,孩子也會跟書桌親近起來的。比起說“你學習吧”,更有用的是說“我們學習吧”。
正因為有這樣的認識,我先生無論到誰家里,都會先觀察那家的書桌。如果人家沒有一張像樣的書桌,他總是會無法容忍地說上幾句。
因為有這樣的先生,我們家里到處都是書桌。到我們家里做客的人都會問:“你們家里的書桌為什么這么多?”六個兄弟姐妹加上我們夫妻,每人有一個書桌,這樣就是八個了。
但是我先生并沒有滿足于此,他在房東設(shè)計好的地下游樂室里擺上了一圈書桌,把房間布置成了一個圖書館。這下,我們家里的每個人都有兩個書桌了。為了讓孩子們的朋友來我家時也能夠?qū)W習,就又多準備了兩張。在不太大的家里,光書桌就有19個,再加上餐桌和茶幾有時也充當了書桌的作用,算起來就更多了。
因此,無論在家里的哪個角落,都有學習的氛圍。這一切都是我先生所營造出來的。書桌多了,孩子們就自然地想到去學習。實際上,也確實起到了那樣的效果。不用強求他們?nèi)W,孩子們的眼里只能看到書桌和正在學習的家人,他們就會覺得學習是我們家庭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孩子們放學回來,首先會馬上完成當天的作業(yè),然后去地下圖書室,做其他自己喜歡的功課,最后才出去玩。家里書桌比較多,因此在孩子們學習的時候,如果有朋友來玩,就會坐在一旁的書桌上跟著一起寫作業(yè)或者讀書。
附近鄰居都說,到了我們家,孩子們就會開始學習,甚至有些父母會在每天下午的時候把不愿意學習的孩子們送到我們家里來呢。我們家里的地下圖書館,既是我們家孩子的圖書館,也成了附近孩子們下課后的圖書館。
最近,我還發(fā)現(xiàn)有些父母為了孩子,將房間裝飾得很漂亮,但是房間里卻看不到父母希望孩子們學習的心意。而在我們家,一個房間首先要布置的就是書桌,這樣放置其他家具的空間相對縮小了,看上去總會顯得很擁擠。
此外,先生怕書桌的邊角過于銳利會碰傷孩子們,所以全部削下來了。又不是專業(yè)的木匠,他的手藝不可能做得好看。如果不知情的人看到,還以為好好的家具被弄壞了呢。
老實說,我也不太喜歡房間這樣的模樣,我也想像其他的主婦一樣,將家里裝飾得很漂亮。但是,我們家里的每一個角落,都呈現(xiàn)出先生對孩子們的心意?,F(xiàn)在回想起來,房間里充滿家庭親情的氛圍,可能就是最好的裝飾吧。
我并不是說讓所有的父母都將書桌搬進房間。我只是想告訴大家,如果想要讓孩子們學習,要做出怎樣的實踐,以及這樣的實踐需要什么樣的精神。
4、感情好的夫妻,更容易成為成功的父母
父母相互尊重,會對孩子產(chǎn)生決定性的影響。而常常吵架的父母,尤其是常常當著孩子的面吵架的父母,他們孩子的成長肯定會出現(xiàn)問題。
夫妻間普遍互相尊重的現(xiàn)象,是東方家庭的一道風景。一說起東方式家庭主義,人們大多會想起家長式作風的弊端,但是,我們的傳統(tǒng)有更多值得肯定的地方,需要我們發(fā)掘和發(fā)揚。
有些人認為我和先生的感情會特別好,或者共同點非常多。但其實,我們與其他夫妻沒有什么不同。也并不是說我們不吵架,只是一開始我們就很了解對方的長短處,所以,遇到分歧,我們更懂得尊敬和認可,而不是粗暴地拌嘴或大吵大鬧。
我們之所以盡量避免爭吵,而是用溝通來解決問題,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我們不想影響到孩子,想努力為孩子們做好榜樣。
我和先生在學問研究上有很多共同點,但在瑣碎的生活上,卻有很多分歧。例如,他對什么都很節(jié)省,我則不然。雖然我也不是喜歡浪費或奢侈的人,但在具體細節(jié)上經(jīng)常跟先生發(fā)生沖突。
如果要請客,我喜歡準備很多材料,這個、那個,豐盛而周到。他卻看不慣,每次都跟我強調(diào)說,不要忘了工讀生的身份。我就不同意,我們是在請客,難道不該比平常好一點嗎?
“如果要這樣,就不要再請客了。”最后,看到說服不了我,他說。
“我再也不請了。”我也賭氣。
但是過一天,客人又來了。我想盡我的誠意去招待客人,把菜準備得好一點,用新鮮的材料、上好的食物。我很有興趣去做這些,雖然這樣會非常累。但他竟然一句謝謝都沒有,反而責怪我。
我非常難過,但忍著不跟他吵架,并且,我知道我們之間差異的原因,并不是因為他不好客,而是成長環(huán)境不同。我的父親是個企業(yè)家,我從小生活優(yōu)越,而母親也特別注重飲食;而先生從小離家過寄宿生活,不同的環(huán)境,肯定會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待客標準。通過與丈夫的不斷對話,我們彼此慢慢認同了這種差異。
有時候也覺得正如母親所說,夫妻之間有差異是好事,這樣才會彼此珍惜。
盡管我們盡量避免,但爭執(zhí)還是有的。若被孩子們發(fā)現(xiàn)我們在吵嘴,我就會想起母親曾說過的“一個家庭里面至少得有一個唱紅臉的”這句話,而我也這樣告訴孩子們,跟他們講,要允許差異的存在,夫妻之間的差異在家庭生活中也有益處。當然,在孩子面前,我從來都是為丈夫樹立父親的權(quán)威。
這也是母親的角色。如果母親不尊重作為父親的丈夫,孩子也不會認可父親的權(quán)威,這樣一來,父親的教導(dǎo)就無法站住腳。反之亦然。在妻子成為母親的瞬間,丈夫就要開始樹立妻子的權(quán)威。如果丈夫尊重妻子、認可她的權(quán)威,孩子們才會尊敬、跟隨母親。如果丈夫無視妻子,孩子們也會無視母親;同樣,如果母親無視丈夫,會使孩子們敵視他們的父親。
我認識一個女孩子,很優(yōu)秀,很懂事,但是她告訴我,她最大的苦惱就是處理不好跟母親的關(guān)系。原來,她的父親嫌棄妻子沒出息,一直跟她說,千萬別像你媽媽那樣。所以這個女孩從小就跟媽媽疏遠,長大后她才意識到這種疏遠大大地傷害了母親,也傷害了自己。但是再想恢復(fù),談何容易。
夫妻生活中難免會在微小的地方產(chǎn)生分歧,但是,決不能過度。特別是如果這種情況經(jīng)常被孩子們看到,他們的不安情緒會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
夫妻雙方如果都抱有以交流來解決一切問題的態(tài)度,那么,一切的分歧都容易處理。當然,交流并不可能會完全消除分歧,但可以加深彼此的理解,而這樣一來,夫妻感情就會更加深厚。
你看,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夫妻相親相愛的過程;而感情好的夫妻,肯定會教育出更成功的孩子。
其實,我們夫婦還有其他很多分歧,但好在在教育孩子問題上,我們達成了共識。對于孩子的教育目標,對于如何成為孩子的榜樣,我們看法相同,因此才能夠互相忍耐,互相妥協(xié)。
是的,我們都想成為好父母,有了這個共同點,我們的其他問題就很容易溝通和解決。有了這樣的環(huán)境,孩子不可能成長不好。
5、打開孩子心靈的方法
我們家每天早上一定要一起吃早餐,這為我們的交流提供了好時機。無論有什么樣的狀況,無論有多忙,在家里的家人都要一起吃早餐,這是我的先生定下的原則。不單單是因為吃早飯對人體的重要性,還因為能夠讓自己從每天早上開始認知“家庭中的我”。
在新婚的時候,我非常厭煩這樣的原則,但是在養(yǎng)育孩子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這是非常好的習慣。
早上看到孩子們的表情和氛圍就能大概猜出孩子身上發(fā)生的事情了,并且能夠輕易地提出問題。看到比較憂郁的孩子,母親就能表示關(guān)心了。但是表示關(guān)心并不等于直接向他們提出問題。直接問的話,不但不能讓孩子感受到你是想跟他交流,反而讓他覺得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事情。
尤其是對于處在青春期的孩子,他們的情緒波動很厲害,叛逆、煩惱、憂郁……負面情緒一大堆。如果父母不知道問題所在就直接去問,會使孩子反感,追問太多,則只會讓孩子陷入更加混亂的狀態(tài)當中。
這時候,我會問跟這個孩子使用同一個房間的其他兄弟姐妹:“他有什么苦惱嗎?”
住在一起的孩子肯定比我更了解情況,跟這個孩子談?wù)?,就能了解得差不多了,然后再對癥下藥,效果往往很好。當然,現(xiàn)在很多都是獨生子女的家庭,這時候,孩子的好朋友可以擔當同樣的角色。
在跟孩子交流之前,多問問周圍的人,做好準備,這樣一來,也就不用聽孩子們抱怨“媽媽你什么都不懂,還……”的話了。
在與孩子的交流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理解交流的性質(zhì)。有的話在全家人都在的時候說比較好,而有的話只有兩個人的時候才能講。如果不能區(qū)別這一點,會讓本來就敏感的孩子感到更加傷心,矛盾也就越來越大了。
另外,要注意引入交流的時機,最好不要直接跟孩子說“我們來談?wù)劙?rdquo;。這種單刀直入的形式,會讓開始交流之前的氛圍變得尷尬又生硬,孩子也很難一下子對你敞開心扉。與孩子一起做他所喜歡的事情,購物啊、看電影啊、看電視啊等,自然地營造一個兩人時間,氛圍變得輕松自然了,聊天就可以開始了。
此外,與孩子們交流的方式有很多種。例如,我就經(jīng)常利用給孩子們理發(fā)的時間,通過給孩子們理發(fā)、撫摸他們、給他們擦粉等自然的碰觸,我們的親密感更加強烈。那時自然地問他們我好奇的事情,孩子們便不會排斥。
有一次,從周圍的孩子那里聽說有個孩子因為異性朋友問題而苦惱,我就假裝不經(jīng)意地跟孩子提起他關(guān)心的話題:
“新學期有沒有轉(zhuǎn)學來的同學啊?我小時候有一次班里轉(zhuǎn)來了一個同學,太帥了,我的心一整個學期都‘咚咚’地跳個不停呢。”
這樣一來,孩子也能夠自然地提出他自己的問題了。
在聽孩子說他的故事的時候,最好不要直接做出評價。如果孩子感覺到家長是在分析和評價自己,他就不想再說了。因此,父母可以提出其他問題,或是同意孩子的做法,來繼續(xù)誘導(dǎo)孩子講出來。
“媽媽,我參加班長競選,遇到了這樣的問題……”
對于這樣開始講話的孩子,馬上評價說“你為什么只有這水平,那時候應(yīng)該這么做……”等等,孩子馬上就會閉上嘴巴了。
“你參加競選,其他同學都支持嗎?”
以這種形式提出其他問題,了解孩子當時所處的狀況,就可以了解關(guān)于孩子人脈關(guān)系的情報。如果孩子說有其他的競爭者,在班長競選中覺得比較困難,就不能直接拿他跟那個競爭者做比較。要給孩子思考的機會,讓他自己整理好思路。這樣一來,他自己就能夠分析出競爭者的優(yōu)缺點,并在日后加以改正。
另外,交流不能像講課一樣事先定好時間,要努力讓交流自然地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要給孩子“只要是關(guān)于你的事情,母親什么時候都愿意傾聽”的確信,這樣,即使母親沒有發(fā)覺問題,孩子也會主動開口說出來,從而使問題得到解決。
在交流的時候還有一點要注意,不能給孩子“我是大人,你是小孩,你要聽我的話”之類的暗示,最好表現(xiàn)出相反的態(tài)度,讓孩子感覺他是在告訴你一些你不知道的事情,這樣,他會很愉快,也很有成就感。
6、與孩子溝通的訣竅
我聽過很多家長抱怨:孩子一長大,就跟自己有隔閡了,什么事情都不愛跟自己說,而他跟同學、朋友卻好像無話不談。
遇到這種情況的父母,應(yīng)該好好反思一下到底是誰的問題。我個人認為,孩子不跟父母溝通,主要是因為他覺得跟父母溝通沒有意義。
一來,父母不理解他,總是從自己的角度教育他;二來,父母不能提出建設(shè)性或者啟發(fā)性的建議。如果跟父母說說心里話,父母總拿自己的經(jīng)驗大做文章,聽不進孩子的想法,不尊重孩子的選擇,這樣的話,哪個孩子還愿意跟父母談心呢?
好的父母要始終記住兩個詞語:聆聽,建議。
二兒子?xùn)|柱在醫(yī)大做研究員的時候,有個財團提出了研究課題,東柱積極響應(yīng),提出了一整套企劃,但最后,研究費用卻被在他看來比自己的企劃案做得差的人得到了。東柱覺得自己的方案非常優(yōu)秀,心里很不平衡,馬上給我打來電話。
“那人提出的企劃案跟我的性質(zhì)相近,但是水準比我的差,結(jié)果我的研究申請被拒絕,他的卻被選用了。怎么可能這樣不公平呢?”
聽到這話,我跟他說:
“東柱,不要認為這件事是你跟這個財團的最后一件事,要把它當做這是你們之間合作的開始。畢竟,最終的結(jié)果還沒有定下來,你還有努力的機會。如果你真的對自己的研究項目有信心,就接受結(jié)果吧。不要在背后不滿和抱怨,那樣無濟于事,別人也不會知道。去聯(lián)絡(luò)評價你研究項目的人,問清楚你的研究項目為什么被拒絕、不足在哪里、為什么沒有給你研究費用,借此再次有條理地向那個人說明你研究項目的優(yōu)點吧。”
聽了我的話后,東柱特地從波士頓趕到華盛頓去找那個負責人,將自己研究項目的特點向他一一說明。最終,東柱得到了那個美國最大財團的研究費用,成功地開始了自己的第一個研究項目。
如果東柱當時沒有再做嘗試,只是一直在那里抱怨的話,肯定就失去了一次推進研究項目的機會。東柱說,我的建議給了他很大的幫助,所以非常感謝我。后來,在他的同事們申請研究費用的時候,他也提出過同樣的建議。
其實,我學習的是社會學,東柱學習的是醫(yī)學,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專業(yè)。但是在學界中,解決問題的方法都是相似的,我也曾用這樣的方法去申請過研究費用,好幾次都取得了成功,所以才能夠給孩子實質(zhì)性的建議。
我自己非常珍惜這樣的經(jīng)驗,不僅讓自己有所收獲,同樣也能給孩子的成長提供幫助,我特別有做父母的成就感。所以,我以我的經(jīng)驗告訴所有的父母,一定要讓自己成長,不斷想辦法提升自己的人生,解決自己人生中的問題。這樣,當孩子需要幫助時,我們才能擔當起一個有意義的角色,而不是陪著孩子一起發(fā)愁。
很顯然,孩子都喜歡有力量的父母。
我又想起我的大兒子京柱。他上耶魯大學一年級的時候,有一次,因為一件什么事情,他給我打了很長時間的電話。
放下電話后,京柱的室友說:“我非常羨慕你,我都不敢把這樣的事情跟我母親說,你有這樣能聽你說說心里話的母親,真是幸福啊!”
我自己也很驕傲,作為母親,能成為孩子喜歡的傾訴和交流對象。我始終覺得,這一點很重要。
有些家長說,孩子跟自己沒話說;也有些家長說,自己不懂現(xiàn)在的孩子在想什么。其實,當孩子漸漸長大,他的生活內(nèi)容會發(fā)生很大變化,思想也會跟著不斷變化,一天一個想法。父母需要了解孩子的生活和思想,才能走近孩子的內(nèi)心。這樣,真的聊起來,父母和孩子之間可以聊的東西有很多。
如果父母不懂孩子的世界,就會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使很想給孩子幫助,也找不到方法,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一扇門被關(guān)閉了。父母不能為孩子指明方向,長期這樣的話,孩子和父母都會有挫折感。孩子按照孩子的想法,父母按照父母的想法,沒有更好的解決途徑,雙方只能在自己的世界里互相觀望。
7、讓孩子不用督促也會主動學習
一個人的才華,會讓他整個人看起來熠熠生輝;而只有當他同時擁有了高潔的品格,他的光輝才會散發(fā)和蔓延,才會照耀到他人。才華像是蒲公英的花朵,而品格就是微風,風吹過,蒲公英的小傘才會在空中翩翩起舞,飛到四面八方,把種子播下。
品格的魅力每每讓我感到震撼和驚喜,它能讓一個人更努力,更開闊,更柔軟,也更有力量。這一點我也能常常從我的孫兒們身上感受到。
一次,大兒子京柱的女兒給我打電話,說她暑假要去南美,為那些貧困的孩子們做點事情,還說她明年要去幫助海嘯遇難者家屬,為他們蓋房子。她小小年紀竟然有這樣的想法,我很是欣慰。
還有一次,三兒子洪柱的女兒找到我說:“奶奶,我正在籌集艾滋病基金,請您幫忙捐些款吧。”
當時正趕上我事情特別多,每天忙得團團轉(zhuǎn),很難抽出時間去銀行,所以只能告訴她:“奶奶不敢向你保證,但我盡量抽時間,爭取在最后期限內(nèi)給你匯過去吧。”
話雖這么說,但因為孫女是第一次拜托我,又是在做好事,我一定得支持一下。于是第二天就把錢匯了過去。
之后不久,我見到孫女,那孩子興奮地跟我說:“奶奶,我已經(jīng)籌集到四萬美元了!”
當時,她還只是耶魯大學一年級的普通學生,能籌集那么多錢,其實很不容易。而當我得知她同時還是這次募捐活動的發(fā)起人時,我更是大吃一驚!原本以為她只是一個參與者而已,沒想到她在關(guān)照他人、幫助他人的同時,還發(fā)掘了自己的領(lǐng)導(dǎo)能力。
你看,孩子的才能就是這樣一點點鍛煉起來的,不是為鍛煉而鍛煉,而是在幫助別人的同時悄悄生長起來的,就像你無心撒下的種子,沒有刻意等待,說不定哪天它就發(fā)芽了。
我知道,這次活動帶給孫女的喜悅和成就感,會鼓勵她以后投入到更多更大型的公益活動中去,而這些活動也會令她今后的路越來越堅實和開闊,讓她和她周圍的人都受益。想到這些,我很放心,也很欣慰,心中的驕傲和感動是無以言表的。
這也證明了,比起才華來,品格更能帶給他人感動?,F(xiàn)在,只要孫兒們參加幫助他人的活動,我就會感到非常高興。后來,他們果真都陸續(xù)做了很多事情,有的為海嘯遇難者家屬募集資金;有的在法律事務(wù)所為那些艾滋病患者代寫遺囑;有的穿越大半個美國,給窮人建房籌集環(huán)境基金;還有的幫助那些不能公開遺囑的人們代書亡后法律事務(wù)文書……
孩子們始終有個目標:自己的學習和努力都是為了幫助那些不幸的人們。一旦這樣的意識在他們內(nèi)心扎根、生長,慢慢成為一種信念,他們就會獲得無限的力量。他們會全心全意去實現(xiàn)這個目標,而為了實現(xiàn)目標,他們會努力增長自己的體力和才華,使自己變得強大起來,就像他們的父母——我的六個子女一樣。
這也是我的孩子們最終成長為大人物的道路:不是為了成為大人物而努力,而是為了幫助他人而努力。幫助他人需要施展才華,而在這樣的過程中,一切就自然而然發(fā)生了。
所以,每當有人問我有什么特別的教育方式時,我都會這么說:“不要只培養(yǎng)孩子的才華,更要注重培養(yǎng)他的品格,讓他成為喜歡幫助別人的人。”
(供稿:張潔瓊 校對:張潔瓊 郭彤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