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彌兒》是一代思想巨人讓·雅克·盧梭——法國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音樂家,18世紀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先驅,啟蒙運動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譽為“現(xiàn)代民主政體之父”——前后構思二十年、撰寫三年,才最終完成的一部著作。這部著作首次出版不久即被法國議會宣布為禁書而加以焚毀,盧梭也被法國政府通緝。然而,這部著作問世后,其時歐洲大陸的教育家、哲學家競相閱讀。德國哲學泰斗康德為了閱讀《愛彌兒》,竟然打破多年的生活規(guī)律,調整自己的作息時間,據(jù)說一個星期沒有外出散步。此書對后世的教育學說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許多教育理論都可以在這本書中找到根源。例如,“蒙臺梭利教育法”就是發(fā)端于這本書。
造物主創(chuàng)造的世界萬物,原本是美好的,但人類毀壞了這一切。
他們不愿意看到事物本自天成的形態(tài),甚至對人也是如此。于是,他們將一切打亂,模糊事物的本來面目,將原本自然的事物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改造。
從本源上講,人類是十分愿意得到完善的教養(yǎng)的。一個生來就無法得到教養(yǎng)的人,是無法想像的。世俗的偏見、權威、欲望、慣例以及社會制度都將無情地扼殺他的天性。所以,我懇求有先見之明的母親,保護這株正在成長的幼苗,為它澆水,使之免于死亡的厄運,終有一天,它將讓你收獲喜悅。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道理相同。
我們教育人,使他具有這個社會需要的才能,就必須從嬰兒開始,若非如此,人類也許早已滅亡了。我們生來是軟弱的、是一無所有的、是愚昧的、是最需要幫助的,所以,我們需要力量,需要判斷的能力。而所有這一切,都要從教育中獲得。
每個人的一生都是由三種教育培養(yǎng)的:或受之于自然,或受之于人,或受之于事物。所以,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都是我們人類必須接受的三種教育。
針對個體而言,如果這三種不同的教育達成一致,目的趨同,就會達到他的目標,這樣的個體,才可以說是得到了良好的教育。
這三種不同的教育各有所不同:自然的教育完全不由我們決定;事物的教育只在某些方面由我們決定;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們能夠加以控制的。但是,如要成功,則三種教育需配合一致,這一點不由人的意志而轉移。我們努力的結果,不過是更接近目標而已。這個目標就是自然的目標。
或許有人說,自然不過就是習慣而已。
人的習性也是如此。只要環(huán)境相同,他就能保持由習慣產(chǎn)生的習性,教育只不過是一種習慣的養(yǎng)成。
人生來就開始有感覺,嬰兒通過各種方式感知周圍的事物。換言之,我們意識到感覺的存在,便產(chǎn)生了追求或逃避的愿望,隨著感覺逐漸敏銳,眼界愈發(fā)開闊,這些傾向就會更明顯。這就是我所說的人類內在的自然,是最原始的傾向。
人類可以分為兩種:自然人完全是為自己而活著;公民則是一個分數(shù)的單位,是依賴于分母的,它的價值在于他與社會之間的關系。
從這兩種相互對立的群體中,自然會產(chǎn)生兩種矛盾的教育制度;一種是公眾性的,另一種是特殊性的。如果想了解公眾教育的本質,可以讀柏拉圖的《理想國》,這本著作不是一般人想象的關于政治的書籍。它是一篇最好的、前無古人的教育論文。
我不愿按一般人的認識,把那些可笑的、人們稱之為學院的機構,當成一種公共的教育制度;我也不把對世人的教育看做是這種制度,因為這種教育追求的是兩個相反的目的,但結果卻會是一無所獲。
這種教育只能培養(yǎng)出一批虛偽陰險的人,表面為別人,卻處處為自己。由于被自然和人兩種力量牽引向不同的方向,形成很大的分歧,所以,我們會采取折中的辦法。但是,這種做法卻使我們一生就在斗爭和猶豫中度過,最終無法達到自己的意愿,更不能對他人有所貢獻,碌碌無為了此一生。
(供稿:張潔瓊 校對:張潔瓊 郭彤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