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川玲
最近,我遇到一些朋友,聽他們說起了自己的煩惱:
我的孩子太害羞,不會主動跟人打招呼,發(fā)言不踴躍;
我的孩子不愛穿裙子,只愛穿方便的衣服;
我的孩子太多動了,除了睡覺沒有停下來的一刻;
我的孩子太宅了,居然能呆在家里自己玩“過家家”兩三個小時不找媽媽;
我的孩子太乖太乖了,乖得我覺得像假的,怎么能讓他正常一點呢;
為什么會有這些煩惱呢?是不是每個家長心里都住著一個標準小孩,并以此衡量自己家的孩子呢?
我試著來刻畫一下這個標準小孩的樣子:
脾氣溫和,得體大方,從不說臟話;
懂事自律,溫柔體貼,從不鬧脾氣;
聰穎靈氣,不怎么苦學也能取得好成績;
從不為小事糾結,為人灑脫,而且還永遠安排妥當,不丟三落四;
為人大方愛分享,既懂得保護自己的利益,也贏得他人的贊賞;
動如脫兔,靜若處子,說熱愛大自然時能蹭地一下爬上大樹,說熱愛閱讀時能立馬坐下看上三小時的書;
不高不矮,不胖不瘦,飯量大食欲好,還能做到細嚼慢咽;而且光愛吃不上火不冰涼的綠色健康食品,永遠無發(fā)胖之虞;
武對游泳擊劍冰球騎馬、文對繪畫拉大提琴下圍棋表現出強烈興趣而且能夠堅持,還能從中挑選出最適合自己的兩到三項,不但能堅持練習不放棄,還不妨礙度過快樂的玩耍的童年。
看到這里,大家肯定會噗哧一笑。那么,我們不妨先跳出自己的煩惱,一起來思考這幾個問題。
首先,世界上存在“標準小孩”嗎?
我在動畫片《櫻桃小丸子》里看到相貌平凡、資質中等的小丸子一系列生活瑣事,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童年,我小時候經歷過的很多事情、出現過的很多想法都跟她一樣。就我的生活經驗,我接觸過很多可愛的、優(yōu)秀的小孩,但他們無一例外都有小缺點。就像你在大自然中從來看不見絕對直的一條直線一樣,你在人世間也看不到一個絕對符合標準的小孩。成人在給孩子設定標準的時候,就是不尊重孩子差異性、獨立性的開始。
第二,做“標準小孩”有意思嗎?
一說起“標準小孩”,我倒想起一些不那么標準的“絕對小孩”。比如叛逆自由的長襪子皮皮,讓人哭笑不得的蠟筆小新,總也長不大的小丸子,淘氣包小尼古拉,巴學園里的小豆豆……我常常想,為什么好看的作品里面的小孩都調皮搗蛋充滿缺點?后來,我明白了,這樣的小孩才真實,才有血有肉,才讓人覺得親切和快樂,甚至,這樣的小孩才具有魅力,才讓人的內心覺得解放。
在西方,對于孩子的成長有兩句話,一句是“每個年齡做每個年齡的事情”,一句是“年輕人犯錯誤,上帝都會原諒”。這不是為壞孩子辯解,而是說,孩子成長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不斷試錯、不斷成熟的過程。
第三,孩子自己的幸福才是最大的標準。
雖然大自然中沒有絕對標準的直線,但理論上是有的。很多人問,難道我們不應該讓孩子無限接近那根直線嗎?我想說的是,雖然絕對的直線很迷人,但那根直線的名字叫作成功,不叫作幸福。
成功是有絕對標準的,幸福是沒有絕對標準的;成功的路是單一的,幸福的路是多種多樣的;成功可以訂制,幸福是不可以訂制的;成功跟競爭相生相伴,是屬于少數人的,幸福跟競爭沒有關系,再多的人獲得幸福,也不影響其他人的獲得。
什么是幸福呢?我信奉一句話:“生活是興趣和理想的演出”。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是趨同,而是發(fā)現和發(fā)展自己的個性,這就是我理解的幸福。
孩子們之所以無法成為不偏不倚的“標準小孩”,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在現實生活中,如果我們用完美的標準去衡量,那么,每個孩子都有缺點;如果我們用不完美的標準去衡量,那么,每個孩子都有優(yōu)點。
(供稿:張潔瓊 校對:張潔瓊 郭彤洋)